高中校长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
平总书记在 2025 年全国“两会”上重要讲话精
神研讨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
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刻,2025 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
涵丰富,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教育工
作者,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更应深入学
习领会,将其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强大动力。
下面,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
一、深化思想认识,把握核心要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
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涉及经济、教育、科技、人才等多个
领域,对我们深刻理解国家发展战略、明确教育工作方向具有重
大意义。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与
精神实质。
(一)领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战略意义。一是强化
教育对科技创新的源头支撑。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是科
技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优化课程
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
科学教育,增加实验课程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科学奥秘,
激发创新兴趣。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
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竞争意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目,
让学生接触前沿科技,拓宽视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二是推动
产业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产业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
动力,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根基。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职业观,鼓励学生投身实体经济相关领域。加强职业教育,开设
与当地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技术
技能人才。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
了解产业发展需求,提高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传
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产业
创新,为实体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
链无缝对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无缝对接是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
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我们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创新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
为学生和教师的科技创新成果提供转化渠道。加强与企业的沟通
交流,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引导学生和教师开展针对性的科技
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在
企业中的应用,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二)领会深化改革开放对教育发展的重要启示。一是以开
放思维拓展教育资源。开放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积极
与国内外优秀学校开展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
法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交流项目,选派教师和学生赴国外
学习交流,拓宽国际视野。邀请国外教育专家来校讲学,举办国
际教育论坛,促进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加强与国内高校、科
研机构的合作,共享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
以改革精神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我
们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发
展活力。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提高学校
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
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创
新教师管理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
学能力。三是以市场需求优化教育供给。教育要适应市场需求,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们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
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加强职业
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开设新专业,培养紧
缺型技术技能人才。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为在职人员提供提升
职业技能的机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加强就业指导
服务,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三)明确教育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的使命担当。一
是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
要基础。我们要关注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加大对农村和贫
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
条件。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和贫困地区支教,提高农村和贫困地
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开展教育扶贫,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二是提升教育质量,培养
高素质人才。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我们要加强教育教
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推
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生
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
感。三是发挥教育辐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教育在乡村振兴中
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为乡村振兴提
供智力支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
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聚焦教育改革,提升办学质量
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两会”上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此为指导,聚
焦教育改革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一)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建立多
元化评价指标。改变单一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构建涵盖
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多维度
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
点滴进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加强综合素质
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和科技创新活
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创新评价方式方法。运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实现评价的智能
化和个性化。开展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
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发现不足,促进自我发展。
采用表现性评价、项目式评价等方式,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是强化评价结果运用。
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升学推荐的重要依据,引导学生
关注自身全面发展。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
议和发展规划,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将评价结果
反馈给教师,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提供参考,促
进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