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主题党课:学习两会精神,强化基层治理中的党建引领作用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主题党课:学习两会精神,强 化基层治理中的党建引领作用 同志们: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 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 开,为基层治理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党建引 领基层治理成为两会关注的重要内容,凸显了党建在基层治理 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今天,我们以“学习两会精神,强 化基层治理中的党建引领作用”为题,共同探讨如何深入贯彻 两会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两会精神中关于基层治理与党建的内容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提升社会治理效 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综治中心规范 化建设,持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一系列部署,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清晰 的思路和方向。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就在于加强党建引 领。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展开了深 入讨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的代表指 出,要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辖区各个角落,聚焦基层治理的 薄弱环节和发展需要,统筹党建资源,跨领域、跨部门引入共 建单位,组建党建联合体,构建社区“大党委”引领、各类组 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这一建议强 调了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统筹协调作用,通过整合各方资 源,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还有代表提出,要强化网格化管 理,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定期开展走访,收集群众诉求,把 党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带动更多群体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 中。网格化管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将基层划分为若 干个网格,实现精细化管理。而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则能够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 网格治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两会精神中关于基层治理与党建的 内容,充分体现了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进一 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党建引领是提升基层治理组织化水平的关键。基层治 理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统筹协调各 方力量。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具有强大的政 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 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能够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 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在城市,构 建市、县(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工作体系,能够 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治理格局。在 乡村,形成乡镇、村、组三级联动的网络结构,能够充分发挥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 治理。截至2023年底,党的基层组织已达517.6万个,这些基层 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引领作用,为提升基层 治理组织化水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党建引领能够凝聚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基层治理需 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党建 机制通过联结不同主体和协调各方关系,能够展现出统筹各方 的整合优势。基层党组织通过构建跨组织网络,促进“条 块”协同,在推动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部门合作等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消解了“条块”关系中的内在张力。同时,基层 党组织还通过构建不同主体参与的基层治理结构,有效吸纳社 会各种主体参与基层治理,汇聚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打造共 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例如,一些地方通过建立党建引 领的志愿服务机制,吸引了大量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为群众 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一些地方通过党组织引领,推动企业与 社区合作,共同开展社区建设和服务,实现了互利共赢。 (三)党建引领是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重要保障。在基层治 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如邻里纠纷、环境整 治、公共服务不足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一个能够倾听 群众呼声、协调各方利益、化解矛盾纠纷的组织。基层党组织 扎根于群众之中,能够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和问题,发挥密切 联系群众的优势,协调各方力量,共同解决基层治理难题。例 如,在一些社区,党组织通过建立矛盾调解机制,组织党员干 部和志愿者深入群众,了解矛盾纠纷的根源,积极协调解 决,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在一些乡村,党组织通过引 领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解决了农村发展中的一些难 题,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基层治理现状与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治理效能不高。治理体系不够健全,基层治理涉 及多个部门和领域,但目前一些地方的基层治理体系还不够健 全,存在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协同不畅的问题。例如,在一些 城市社区,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问题涉及多个部门,但由于 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 决,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治理方式较为传统,随着社会的 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基层治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实际 需要。一些基层干部仍然习惯于采用行政命令式的治理方 式,缺乏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对群众的需求回应不及时、不 到位。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缺乏 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导致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度不高,影 响了工作的推进。治理资源相对匮乏,基层治理需要一定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但目前一些基层地区的治理资源相对匮 乏。在人力方面,基层干部队伍力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难 以满足日益复杂的治理需求;在物力和财力方面,基层基础设 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制约了基层治理效能的提 升。例如,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由于缺乏资金投入,道路、 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乡 村的发展。 (二)党建工作虚化。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基层党 组织存在软弱涣散的问题,组织力、服务力不强,领导基层治 理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缺乏主动 性和创新性,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党建工作与中心 工作“两张皮”,没有真正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 垒作用。例如,一些社区党组织在组织党员活动时,只是简单 地传达文件精神,缺乏与社区实际工作的结合,没有真正解决 群众的实际问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部分党员干部在 基层治理中缺乏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没有充分发挥先锋模范 作用。一些党员干部对自身要求不高,在工作中存在敷衍了 事、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例 如,在一些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不敢担 当,不愿主动介入,导致矛盾纠纷激化,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党建工作覆盖不全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经济组织、新 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不断涌现,但一些地方的党建工作在这 些领域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