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5年两会专题党课:贯彻两会养老理念,助力实现“老有优养”新愿景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5 年两会专题党课:贯彻两会养老理念, 助力实现“老有优养”新愿景 同志们: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数量 持续增长,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据统计,我国老年人口已突破 3 亿人,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老有所养”迈 向“老有优养”,不仅是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社会发 展的必然趋势。2025 年全国两会高度关注养老问题,在养老服 务体系建设、养老金制度完善、医养结合推进等多方面进行了深 入探讨和政策部署。作为党员,我们要深刻领会两会精神,积极 行动起来,为推动养老服务优化,实现“老有优养”新愿景贡献 力量。 一、2025年两会聚焦养老问题,描绘“老有优养”蓝图 (一)两会对养老问题的高度重视。在今年的两会上,养老 问题成为高频话题。从政府工作报告到各代表委员的提案、讨论, 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养老问题的高度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明 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 务质量,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表明养老事业已上升到 国家战略层面,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两会期间,代 表委员们围绕养老服务的各个环节,包括养老设施建设、养老服 务人才培养、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等,提出了众多建设性的意见和 建议。这些讨论和建议,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和方向,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养老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深刻思考。 (二)两会养老政策要点解读。养老金制度改革与完善养老 金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经济保障。两会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养老金 制度,实现养老金待遇的合理调整和可持续增长。其中,城乡居 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涨 20 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步上 调,这一举措将直接增加老年人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同时,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落地,全国开户人数已超 7000 万。 个人养老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三支柱,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 养老选择。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个人养 老金计划,有助于增强个人养老储备,缓解未来养老压力。在个 人养老金产品方面,储蓄、基金、保险等 956 款专项产品可供选 择,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其中,保险产品因 “终身领取、对抗长寿风险”的独特优势,占比达 18.5%,成为 养老规划的新宠。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服务推进,居家养老是我 国主要的养老方式,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两 会提出要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加大 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在老年助 餐服务方面,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如北京、广东等地试点“长者 饭堂”,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实惠的用餐服务,一顿热饭仅需 3 元。在康复辅助器具方面,通过政府补贴、租赁服务等方式,降 低老年人使用门槛,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为失 能老人打造“家庭养老床位”,将专业的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 提供上门护理、康复训练等服务,让失能老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 高质量的照护服务。社区还嵌入助浴站点等设施,解决老年人日 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医养结合的深入发展,医养结合是解决老 年人医疗和养老双重需求的重要途径。两会强调要进一步推动医 养结合,提高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目前全国养老机构护理 型床位占比已提升至 62.2%。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 直接嵌入社区,方便老年人就医和接受护理服务。上海、天津等 地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增设医疗护理站,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 医疗服务。同时,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双向转 诊机制,确保老年人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救治。此外, AI 健康监测、远程问诊技术的普及,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 受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智能手环等设备能够实时预警健康状况, 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农村养老服务的加强。农村养老是我 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两会关注农村养老问题,提出要推 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加强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完善农村养老服 务体系。通过改建闲置校舍、培训疗养机构等方式,新增普惠型 养老院,收费控制在千元以内,降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成本。引 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破解运营难题,提高服务质量和 效率。同时,探索互助养老新模式,加快推进老年活动中心、邻 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等建设,有条件的农村设置助老岗位。在 筹资渠道上,采取政府补贴一点、集体承担一点、老人自付一点、 社会支持一点的方式,增强服务的可持续性。支持家政和互联网 平台企业等上门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服务,更好满足 农村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需求。 (三)从“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的内涵转变。“老有 所养”主要侧重于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确保他们衣食无 忧、住有所居。而“老有优养”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老年人 生活质量的提升、精神需求的满足以及尊严和权利的保障。“老 有优养”意味着老年人不仅能够获得物质上的保障,还能享受到 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便捷的生活服务以 及个性化的精神关怀。在养老服务中,要充分尊重老年人的意愿 和选择,让他们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参与社会活动, 实现自身价值。从“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体现了我国养 老理念的升级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对我们的养老服务工作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二、当前养老服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养老压力。随着我国人口老龄 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养老服务需求日益 庞大。预计未来几十年,我国老年人口占比将进一步提高,这将 给养老服务体系带来巨大的压力。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对养老 床位、养老服务人员、养老设施等的需求大幅增长。目前,我国 养老服务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存在一定的缺口,难以满足日 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同时,老龄化加剧也带来了家庭养老功能的 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需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承 担更多的责任。 (二)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一是养老服务人才短缺。 养老服务人才是提供优质养老服务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养老 服务人才短缺问题严重。一方面,养老服务行业工作强度大、待 遇相对较低,导致从业人员数量不足;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专业 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完善,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难以满足老年 人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养老护理员不仅需要具备生活照 料、康复护理等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但由 于行业吸引力不足,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造成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二是养老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衡。在 城市和发达地区,养老服务设施相对较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