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促进绿色就业的实施意见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促进绿色就业的实施意见 绿色就业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方向。为深入贯彻党 的 XX 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 就业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 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 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持续推动绿色发展与就业增长 协同增效,现就促进绿色就业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扩大绿色就业规模 (一)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就业带动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 产力,加快构建 XX 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 XX 主导产业绿色就 业增长点。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挖掘化工新材料、算 力经济、新能源汽车、智能船舶制造、新能源重卡等领域绿色就 业潜能。前瞻布局合成生物、氢能、新型储能技术、低空经济等 未来产业,储备一批高质量绿色就业岗位。依托城镇产业双集中,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修复、 现代服务业等绿色就业增量。实施“强县、富民、兴村”三项行 动,打造“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经济圈,推进产 业融合,延长产业链条,创造更多就近就业机会。 (二)扩大产业绿色转型就业空间。开展 XX 行动,推动化 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开发更多 绿色就业岗位。加快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产业耦合化链接,支 持企业应用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设备工艺,推动全产业链和产 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树立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 供应链标杆。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力争化工等重点行业 企业能效标杆水平超过 30%。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全方位 全过程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推动清洁生产。构建工业领域从 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全链条的绿色产品供给体系,推广应用 节能减排、减污降碳、循环利用工艺设备。 (三)支持企业稳定扩大绿色就业岗位。结合 XX 主导产业 布局和 XX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布 XX 市绿色岗位目录,按 年度动态调整。鼓励企业开发绿色就业岗位,对吸纳就业困难人 员、低保人员、登记失业 1 年以上人员、“零就业家庭”劳动力、 脱贫劳动力等人群的绿色就业岗位,给予每个岗位每人每年 XX 元的补贴。开展绿色工厂评选,开发绿色工厂评价体系,制定绿 色工厂认定标准,对于认定的绿色工厂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奖补。 支持企业通过与职工集体协商,采取协商薪酬、调整工时、轮岗 轮休、在岗培训、内部退休等措施稳定岗位。 二、提升绿色就业能力 (四)构建绿色技能培训体系。构建通用绿色技能框架体系, 开发通用绿色技能培训包,将通用绿色技能培训融入职前教育体 系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培养绿色意识和行为能力,提升绿色职 业素养。开发绿色职业标准,积极申报国家职业标准或 XX 市地 方职业培训规范。将绿色技能课程纳入职业院校培养计划,纳入 职业指导内容,引导青年学生开展绿色就业实践。实施终身职业 培训强基计划,打造技能技术人才培训评价服务体系,开发数字 化职业培训课程包,提供免费线上学习培训资源。 (五)实施绿色技能提升行动。开展绿色职业教育转型试点, 建设“校中企”“企中校”,引入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能源管 理等内容,开发适应绿色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深化 XX 职 业培训行动,整合培训资源和补贴资金,加大绿色职业培训力度, 做好传统行业从业人员转岗培训。将绿色职业工种纳入紧缺急需 职业(工种)目录,引导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和劳动者组织参与绿 色职业工种培训,对纳入目录内的绿色职业工种,给予最高 XX 元/人的培训补贴。实施康养领域专项培训计划和数字人才培育 行动。创建绿色劳务品牌,认定市级劳务品牌和劳务品牌领军企 业,分别给予 XX 万元、XX 万元奖补。 (六)壮大绿色技能人才队伍。深化新时代工匠体系建设试 点,探索打造化工和建筑产业工匠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力争 XX 年内新增 XX 万名绿色化工技能人才、XX 万名现代建 筑技能人才,其中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占比超 XX%。推广“新 八级工”技能等级序列,增加高级工以上绿色技能人才占比。建 立绿色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比照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特级技师比照高级职称人员、首席 技师比照本单位高级管理人员享受同等待遇。绿色职业目录遴选 一批兼具专业技能、绿色发展理念、社会责任感的“绿色工匠”。 三、提升绿色创业质效 (七)强化创业平台支撑。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高校等建设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发挥专业孵化器作用,被认定为市级孵化园 的,连续三年给予每年 XX 万元奖补;被认定为省级孵化园的, 连续三年给予每年 XX 万元奖补;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园的,连 续三年给予每年 XX 万元奖补。 (八)强化创业资金扶持。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 员在绿色行业自主创业的,可申请最高XX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不超过 XX 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在绿色行 业创业的个人,原则上免除反担保。开展绿色创业项目扶持,打 造 XX 活动品牌,每年筹集不少于 XX 万元对 XX 个左右优秀项 目给予 XX 万元资金扶持,支持绿色创新创业成果在宜落地。 (九)强化创业能力培养。将绿色创业理念、绿色商业模式、 绿色产业发展融入到不同阶段的创业培训课程,提高创业培训针 对性,培养提升创业者环保意识、绿色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能 力。组建由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