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5年3月总书记云贵行感悟汇编(21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14.紧跟总书记“考察足迹” 奏响“最炫民族风”.............42 15.让“幸福之花”在群众“心田”绚丽绽放 .......................46 16.读懂“考察足迹”绘就文旅融合“斑斓画卷”...............48 17.向“新”而行推动文旅发展“破题出圈”.......................51 18.以“心”焕新 向“特”而行 .............................................54 19.跟随总书记的脚步 看彩云之南绘就崭新画卷 ........57 20.跟随总书记考察足迹 托起人民“花样生活” ............59 21.紧跟“彩云之南足迹” 汲取“多彩发展”智慧 .............62 读懂“云贵足迹”:行程万里 此“念”不变 行程万里,人民至上。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接连赴贵州和 云南考察调研。从一路“黔”行到彩云之南,“让群众过上好日 子”的滚烫深情“一脉相承”。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跟总书记的 “为民、富民、惠民”足迹,在崭新的赶考征程上标记念念不 忘的“时代注脚”。 从“火塘对话、板凳座谈”读懂对“百姓冷暖”的念兹在 兹,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让为民举措“事事落地”。“天 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行程万里,人民群众的“大 事小情”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心念念”,从“百姓家中的 叮嘱”到“火塘边的对话”,从“考察蔬菜基地”到“访问花卉 产业园”……总书记所到之处、目之所及,都是与人民群众息 息相关的大事小情。广大党员干部当紧跟“但愿苍生俱饱暖” 的“为民足迹”,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下农田、入村 舍,与人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在面对面交流、心与心的碰 撞中读懂人民群众“欲言又止”的民生关切和“话到嘴边”的 殷切期许,在“声声有应”中做到“时时解民忧”“处处惠民 生”“事事顺民意”,以“掷地有声”的执行力将“口头承诺” 变成“为民践履”,把群众的“幸福梦”变成自己的“奋斗 梦”,在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的过程中把辛勤的汗水挥洒在 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让朵朵幸福之花绽放于人民群众的脸 上、心头。 从“情系村寨、记挂三农”读懂对“乡村振兴”的念念不 忘,把问题解准、把难题攻破,让富民项目“时时推进”。“满 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广袤田野孕育无限生机,要 想发展农业之“特”,就必须回归乡野之“土”,以“因地制 宜”智慧水浇灌创新发展“致富花”。从“千年古寨”肇兴侗 寨,到“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产业发展是总书记的“心 中所系”。广袤自然就是一个天然“聚宝盆”,乡土资源禀赋就 是一座待发掘的“富矿”“宝藏”。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跟“天工 人巧日争新”的“创新足迹”,一方面要走出“办公室”、走向 “自然原野”,用一步一印的深脚力将高山上的珍贵山货、深林 中的优质水果、大海中的水产优品记录在册,以“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态度,在精密的市场调研之后,不断强化特色产 业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按下“科技引擎”的“启动 键”,在遵循万物生长的客观规律前提下,精准采用大数据“选 种”“灌溉”,创新引入“云平台”有效管理,实现特色产业原 材料“质”与“量”的双线并行发展,不断提升特色产品的 “有机含量”,切实把“好资源”转化为“好产业”,助力万千 “新型业态”如雨后春笋,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侗寨大歌、纳西古乐”读懂对“文化传承”的日夜惦 念,把底蕴挖深、把韵味存久,让惠民元素“处处出彩”。岁月 潺潺,文脉悠悠。在肇兴侗寨,习近平总书记说:“吊脚楼、古 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 朴也很时尚。”漫步丽江古城,纳西古乐悠扬回荡,当地人手鼓 阵阵,欢迎总书记到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弦歌不辍,薪 火相传”,那些深邃厚重的文化如一壶老酒,越是年代久远,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