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委书记在供电公司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委书记在供电公司理论学 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的关键时刻,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 书记在“两会”期间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 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 指南。今天,我们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旨在 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国网XX供电公司 工作实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加 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为经济 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深学细悟,精准把握思想精髓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 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涵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 放、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智慧、战略定力 和使命担当。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准确 把握时代脉搏,明确工作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刻领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核心要义。一是 强化协同联动,构建创新生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是推 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两者并非孤立 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一方面,科技创 新为产业创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 模式;另一方面,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和 实践基础,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因此,我们必须强 化两者的协同联动,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构建良好的创新生 态。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到人才培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 的创新保障体系,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让创新链与产业 链紧密衔接,释放出巨大的创新活力。二是突出企业主体,激 发创新活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贴近市场、了解需求 的优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加强与 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通过政策激 励、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企 业在创新中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要加强自身创新 能力建设,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完善创新管理机制,营造良 好的创新氛围,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供坚实的主体支 撑。三是聚焦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融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聚焦关键领域,集中力 量实现重点突破。在当前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的大背景下,我 们要紧密围绕能源转型、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大数据应用等关 键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攻关。瞄准制约行业发展 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努力取得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通过关键领域的重点 突破,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 可靠、高效的能源保障。 (二)准确把握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一是破除体制障 碍,激发市场活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 招,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我们面临着一些体 制机制障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因此,我们要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 式”竞争,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 场化配置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 市场主体的活力。通过改革,打破束缚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枷 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 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扩大对外开放,拓 展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开放是企业发展的 必由之路。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国 内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空间。通过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同时,推动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企业的国际 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与国际能源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合作,积 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掌握国际话语权,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提升开放水平。对外开放 不仅是引进来和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开放促进创新,提 升开放水平。我们要以开放的思维和视野,积极吸收借鉴国际 先进的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强与国际创新资源的对接和合作。 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 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通过创新驱动,推动企业在开放中不断 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 放。 (三)全面理解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一是推 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求,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积极响应国 家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电网建设投入,提升农村 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加强农村能源服务,推广清洁能源应 用,助力农村能源转型。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方式,支 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加强城乡电网统 筹规划和建设,推动城乡电力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融合发 展,缩小城乡差距,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加强 民生保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电力是重要的民生保障,我们 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民生用电保障。优 化电力营商环境,简化办电流程,降低办电成本,提高供电服 务水平,让人民群众用上安全电、放心电、舒心电。关注特殊 群体用电需求,开展爱心帮扶活动,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提 供上门服务,解决他们的用电难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 业,为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提供电力支持,不断增强人民群 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 文化素养。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裕,更是精神上的富 足。我们要在做好电力供应和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城乡精神 文明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企业精神,践行社会责 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 生活,提升群众文化素养。通过文化赋能,促进经济社会发 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对标对表,明确公司发展方向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深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 紧密结合国网XX供电公司的工作实际,对标对表,找准公司发 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 略和措施。 (一)加快电网建设,夯实能源保障基础。一是优化电网布 局,提升供电可靠性。电网是电力输送的重要载体,优化电网 布局是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关键。我们要结合XX地区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和能源发展战略,科学规划电网布局。加强主网架建 设,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和稳定性。优化配电网结构,推进城 乡配电网一体化建设,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和供电可靠 性。通过合理布局电网,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不同 区域、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二是推进电网智能化,适应能源 变革需求。随着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的深入推进,电网智能化 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加大对电网智能化技术的研发 和应用投入,推进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网、智能电表等建 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电网的智能 监测、智能分析和智能控制。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 力,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通过电网智能化建设,提升电网 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能源变革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加强 电网安全管理,确保电网稳定运行。电网安全是电力系统运行 的生命线,我们要始终把电网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电 网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电网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 理。提高电网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 演练。加强与政府部门、发电企业、用户等的沟通协调,共同 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加强电网安全管理,确保电力可 靠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二)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研发 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 力,我们要加大对电力科技研发的投入,建立稳定的研发投入 机制。聚焦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电力储能等关键领域,开 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 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水平。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制约公司发展的关键技术瓶 颈,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创新平台建 设,集聚创新资源。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我们要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建设一 批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企业内部的创新实验室、 技术研发中心等,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条件。通 过创新平台建设,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 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 用。三是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创新激励机制是 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我们要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 技成果评价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鼓励员工 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对有突出贡献的创 新团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