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党风政风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传达贯彻全省党风政风监督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更好地推
进全市党风政风监督工作,经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今天我们
召开这次全市党风政风监督工作会议。刚才,XX 同志传达了全
省党风政风工作座谈会精神,XX 同志宣读了“两个责任”落实
不力的两个通报,XX 县、XX 县、XX 区三个县(区)就落实两
个责任、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抓好党风政风工作介绍了他
们的做法,他们的经验值得全市推广,大家要互相学习借鉴,强
化创新,切实把本地本单位的党风政风监督工作抓紧抓好。
下面,我就传达学习全省党风政风工作座谈会精神,如何适
应纪检监察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抓好全市党风政风监督工作,
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三转”,找准定位,认真落实中省纪委会议精神
中央纪委和全省党风政风监督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就是认
真落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
“三转”,强化纪检监察机关执纪定位,进一步明确党风政风监
督工作重点和切入点,深入推进全市党风政风监督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识上不去,工作就不会有多
大起色,只有认识上去了,工作才能有质的飞跃。我们重点要提
高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必须不断深入推进“三转”。只有“三
转”到位了,才能抓好党风政风监督工作。“三转”问题,XX
书记在会上强调这是一个政治纪律问题,是必须转的问题。当前,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推进“三转”还存在进展不平衡、“三转”
不到位、力度自上而下逐级递减等问题。有的纪委转了,其他还
没有转,还在让纪委承担职责范围外的工作;有的职能转了,思
想观念和方式方法没有转;有的纪委书记转了,其他班子成员没
有转,班子成员转了,其他的室主任还没有转;有的领导班子转
了,机关各室没有转;有的在不参与具体业务工作后,就不知道
工作该怎么开展,打不开局面。这些问题深层次暴露了个别纪检
监察机关和干部的等待观望、消极应付心态。在座的都是全市纪
检监察机关的主要力量,要认识到“三转”的重要意义,特别是
派驻机构的市直单位的纪检组长和监察室主任,“三转”后不分
管其他业务了,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了,作用一直没有发挥好。虽
说成立了四个协作区十个协作组,正在推进中,但是作用没有真
正发挥,还没有真正聚焦主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中心任
务,持续深化“三转”,转思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进
一步解决组织、形式转变后思想认识的深化和工作的到位问题。
二是必须把党风政风监督工作作为主业中的主业来抓。以前,我
们的主业就是查办案件,案件领衔,靠案件说话,这也是省纪委
几年以来考核的重点。从现在来看,按照中纪委的新要求,反腐
败把党风政风作为切入点,立足铲除腐败滋生的温床,坚定不移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并把作风建设
作为向十九大汇报的亮丽名片,这项工作是多么的重要,责任多
么的重大。因此,必须把党风政风工作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主业
来抓。抓党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主业中的主业,没有
退路可言,必须扛在肩上,抓在手里,两项工作同等重要,必须
提高认识。三是必须认真落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求。
这是中央纪委的新部署、新要求,是党章的内在要求。王岐山书
记到河南、浙江、陕西调研,都提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并
且提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是治本之策,这是我们纪检监察机
关的根本职责,更是党风政风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大案要案
是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现在,党中央正在修订党内监督条例
和廉政准则等文件,把制度定下来,大家最近看学思践悟文章,
应该有这样一个认识,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作为重要政治
任务,严守纪律底线,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党员干部,才能
确定我们的工作定位。
(二)进一步修正执纪理念。“三转”不到位的根本原因是
政绩观错位、价值取向偏差。按照中省纪委要求,我们要修正执
纪观念,牢固树立查办大案要案是政绩,抓早抓小也是政绩,而
且是更大政绩的观念,强化执纪理念和执纪方式创新,突出执纪
特色,坚守纪律底线,切实抓好监督执纪问责。一要明确执纪定
位。处理好纪与法的关系。纪委的职责是执纪,不是执法。这是
党章赋予我们的职责,我们不是党内公检法,但是我们现在干的
事有时把检察院的工作都代替了,把一个案件,务求完美,总想
“吃干榨尽”,移交司法机关后,还跟踪问效,怕线索流失,怕
五百万的案件最后查成了三百万,这样的理念要转变。坚持纪、
法分开,摆正纪、法位次,做到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执纪和
执法贯通起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纪委决不能退
守法律底线,而放松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查办大案要案,要
立足查清违纪问题,发现有违法问题,就移交司法机关,我们查
了三百万,最后检察院查了六百万,这样效果更好,这样也符合
中纪委和省纪委的要求。二要坚持护好“森林”。纪律审查工作
不能只盯着个别有严重问题的腐败分子,不能只见“树木”,不
见“森林”。对有问题的党员干部立案审查并采取“两规”措施,
是“拔烂树”,但同时也要注意“森林”的情况,要用全面从严
治党的尺子去衡量“森林”,查办作风类案件、抓早抓小就是“治
病树”“正歪树”。只有严明纪律,严格规矩,才能养护好整个
“森林”。三要坚持抓大不放小。处理好抓大案和抓早抓小的关
系,“抓大”就是查办大案要案,解决的是减少腐败存量问题,
看似大事,实际是“末”;“抓小”就是查办一般作风类案件,把
纪律挺在前面,解决的是遏制腐败增量问题,看似小事,实际是
“本”。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作风问题再向前一步就是
腐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是治本之策,必须抓大
不抓小,“抓大”、“抓小”两手抓,才能铲除腐败温床。
(三)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主要是明确党风政风监督室、
纪检监察室和信访室在党风政风监督工作中的职责定位,这是近
一时期中纪委、省纪委明确提出来的要求。
一是党风政风监督室的定位。中央纪委和省纪委明确提出,
党风政风监督室承担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执纪问责
和调研指导五项职能,其中,综合协调是重点,承担着综合协调
各纪检监察室查办党风政风类案件,综合协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
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并且要一直督促督办到基层。综合协
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工作,把纪律规矩挺在法
律前面;综合协调落实“两个责任”和责任追究。综合协调这四
个方面,赋予了党风政风监督室综合协调的职能,相当于第二个
案管室。
二是纪检监察室的定位。把案件室改为“纪检监察室”,把
查办案件改叫“纪律审查”,不简单是名称上的改变,更主要的
是职责内涵和外延的扩大,赋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