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风建设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深入学习贯彻 XX 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推
进会议,目的是动员全县上下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
推进作风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刚才,
[姓名]同志领学了 XX 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中央、省委、市
委关于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以
身作则、率先垂范,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研讨中来,原原本本学、
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对照检查学,确保理论学习有新收获、
党性修养有新加强、工作作风有新转变、履职能力有新提升,推
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战略意义
深入推进新时代作风建设,是以党中央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站
在新的历史方位,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
部署,是贯彻落实 XX 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
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具有
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XX 以来,党中央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毅力,持
之以恒正风肃纪,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近年来,
党中央多次就加强作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特别是在重要场合强
调要“锲而不舍落实 XX 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为我
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是全面贯彻落实 XX 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
划实施的攻坚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
到,新时代作风建设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是推动高质
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全面从
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全县上下要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
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会 XX 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时代内
涵和实践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自觉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
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把牢目标重点,高标准推进新时代作风建设各项任务
新时代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
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准确把握这次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明
确重点任务,落实重点举措,一体推进学、研、创、干,融入日
常、抓在经常,确保达到预期目的。
(一)在“学”中铸魂,夯实思想根基。
坚持把学习贯彻 XX 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
XX 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起
来,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一是深化理论学习。
各级党组织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
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的主要内容,定期组织专题学习研讨。要创新学习方式方法,
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采取集中学习与个
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研讨交流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
习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学习实效。
二是丰富学习载体。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学思践悟二十大,作风建设我先行”主题
教育活动,组织党 YGB 深入学习 XX 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党内法规,学习中央、
省委、市委关于作风建设的最新部署要求。要举办专题培训班、
研讨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辅导讲座,深入解读 XX 规定精神的
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三是强化学习效果。
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
际行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撰写心得体会文章,深入基层宣讲
XX 规定精神,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建
立健全学习考核机制,将学习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
的重要内容,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二)在“研”中寻策,找准问题症结。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
重要途径。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深
入一线、深入群众,找准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改进工
作、推动发展提供依据。
一是明确调研重点。
围绕 XX 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情况,聚焦形式主
义、官僚主义新表现,紧盯“四风”隐形变异问题,深入调研党
YGB 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
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关注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不畅、
服务群众“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督查检查
过多过频等问题,找准症结所在,提出对策建议。
二是创新调研方式。
坚持开门搞调研,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
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
信息技术手段,拓宽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提高调研效率。
要建立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每位县领导至少联系1个乡镇、
1 个村(社区)、1 家企业,定期开展走访调研,了解实际情况,
听取群众意见。
三是形成调研成果。
调研结束后,要及时梳理调研情况,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要突出问题导向,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形成问
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为解决问题、改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