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动荡世界注入宝贵稳定性
——深入学习全球安全倡议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
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福祉,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
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全球安全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国际安全
领域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宝贵思想、化解安全风
险的可行良方,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应对国际安全挑战和实现
世界持久和平指明了方向。近 3 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
亲自推动下,全球安全倡议的内涵日益丰富完善,推进落实迈开
坚实步伐,在国际上凝聚起以团结合作谋求共同安全的清风正气,
点亮解决各类安全挑战的希望之光,汇集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的磅
礴合力,必将引领人类社会走向更加和平安宁的未来。
一
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变乱交织的世界,局部冲突与动荡
频发,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
织叠加。诸多安全问题往往演变为数十年乃至百年一遇的全球性
或跨地区危机,给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造成巨大威胁。乌克兰危
机延宕日久,成为冷战结束后最大的地缘政治冲突,也是一场全
球性、复合性危机。加沙战火燃烧一年有余,造成超 5 万巴勒斯
坦人死亡、逾 11 万人受伤,导致该地区严重人道主义灾难。面
对全球和平事业何去何从这一时代之问、世界之困,习近平总书
记高瞻远瞩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
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充分彰显总书
记心系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国际主义情怀和大党大国领袖风
范,为消弭人类和平赤字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
提供了中国方案。
全球安全倡议继承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外交传统与智慧。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
平的人民。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中华民族历来崇
尚“和为贵”、“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长期以来,作为
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贡献力量。1954 年,中印、中缅分别发表
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
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旗帜鲜明反帝、反殖、反霸,摒
弃丛林法则,超越“集团政治”等陈旧狭隘观念和对立对抗思维,
为国家间正确相处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开辟了新道路。放眼当今
世界,中国是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也是
5 个核武器国家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中国已签
署或加入包括《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武器贸易条约》在内的
20 多个多边军控、裁军和防扩散条约。
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了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和平
与安全问题的深刻思考。2013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
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安
全保障。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
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
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
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
择。”2014 年在亚信上海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共同、
综合、合作、可持续”为核心内涵的新安全观,主张合作应对安
全问题,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此后,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双多边场合反复倡导树立
新安全观,将铸剑为犁、安危与共的和平合作理念持续深植人心。
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发展的必然结果。
2015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
系统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内涵,其中就包括“营造公道正义、
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2017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
内瓦总部演讲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其中,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均属于和平与安全
范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要求构建安全共同体。2020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
次会议上呼吁,携手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
同体、人文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实践探
索。
2022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
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正式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人类是不可
分割的安全共同体,深入阐释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义,即“六
个坚持”。“六个坚持”是彼此联系、相互呼应和辩证统一的有机
整体。其中,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是有效维
护世界和平安宁的理念指引;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是有
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基本前提;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
则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根本遵循;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
关切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重要原则;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
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是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
必由之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是有效维护
世界和平安宁的应有之义。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回应了国际社
会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冲突战争的迫切需要,顺应了世界各国坚
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团结的共同追求,响应了各国人民共克时
艰、携手开创美好世界的普遍愿望。全球安全倡议与总书记提出
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相互呼应、相辅相成,顺应了和
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二十国集团领
导人峰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70 周年纪念大会、中非合作
论坛北京峰会等多个国际与地区多边场合以及重要出访中,持续
诠释全球安全倡议的内涵,推动国际社会成员以更加全面综合的
视角审视全球安全问题,携手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共同应对安全
挑战。全球安全倡议载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外关系法等党的重
要政治文献和我国涉外法律,上升为党和国家意志,体现了中国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共产党作为大国大党的使命担当。
二
全球安全倡议源于中国、面向世界,以时代需求为导向,汇
聚国际共识与合力,日益成为世界消弭安全赤字、破解安全难题
的有效方案和路径。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国际社会各
方携手践行倡议,取得一系列突出进展,集中表现在 4 大方面。
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联合国宪
章宗旨和原则,承载着世界人民对两次世界大战惨痛历史教训的
深刻反思,凝结了人类实现集体安全、永久和平的制度设计。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