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国企党委关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国企党委关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 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坚持用心选才、精心用才、悉心育才、真 心留才的“四心”方针,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用心选才,筑牢人才队伍建设之基 (一)校企合作,点亮选才新方向。为选拔符合企业发展要 求的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公司以党建共建为依托着 力推进校企合作持续深入,相继与国内知名高校签订校企战略合 作协议、党建联建协议;组织天津大学校企合作“新芽启动仪 式”,受邀参加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业指导活动, 在深化河北工业大学与土木学院、经管学院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 拓展外语学院,其中校外导师、明星学长授课屡获好评。同时, 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山 东大学等多家重点院校组织多批次的校园招聘,选拔生产紧缺的 土木类、机械类、水利类、材料类优秀研究生及本科毕业生,大 刀阔斧招揽愿建设祖国大好河山的有志之士。 (二)竞聘上岗,点亮选才新机制。为推进人才提任的科学 性、合理性,抓好年轻干部梯队建设,公司一直秉承“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的人才理念,利用“公开透明”的选拔机制,把真正 有能力,有才干的人用在合适的位置。公司每年开展年轻干部梯 队竞聘会,党委成员全程参与竞聘打分;在原有竞聘参与群体的 基础上,公司人力资源部进一步拓展“后备人才库”,以线条为 单位开展后备部门主任竞聘活动。此外,在后备人才选拔工作中, 公司还加入了专业技能测试、性格测试、民意调查等内容,以筛 选出更多业务过硬、技能精湛、素质达标的复合型人才,为公司 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三)技能竞赛,点亮选才新平台。竞赛是发现、选拔高素 质人才的有效方法,在公司党委领导下,公司广泛开展各类竞赛、 考评活动,积极参与集团以及行业竞赛,形成了内外部竞赛、线 条综合考评有机衔接的竞赛选才体系。坚持“有培必考”,在应 知应会培训基础上,组织应知应会线上考试,并将考试结果统计 备案,以供选拔参考;坚持“以赛促练”,针对一线管理人员, 开展现场读图考试和比赛,针对技术线条人员,开展样板讲解通 过制比赛,选拔技术型人才;通过竞赛,公司不仅多次获得省市 级、集团技能竞赛的优异成绩,更选拔出一大批作风过硬、担当 生产一线的领军人才。近年来,公司选拔各类技能尖子 200 余名, 年均解决各类生产问题近百项。 二、精心用才,激发人才成长活力 (一)统筹全局,优化人才配置。为确保人才用得好、用得 活,公司党委在每年年初,即根据全年预计产值、集团工作会的 工作部署和安排,制定了涉及年度置换指标、绩效管理、用人计 划及相应办法等多项内容的年度人才规划。用人先知人,公司每 月进行项目层面的人员信息盘点,针对总人数、各线条人数、 各层级人数、各区域人数以及人才资源工作专业特长等,生成调 配建议,为人事调动提供重要依据。随着公司业务的加速转型, 人员结构升级的要求也更迫切,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公司人才 工作以高度的政治站位积极支援大湾区建设、海外项目建设,支 持公司东拓战略,为多个区域输送了大批成熟人才。 (二)制定规范,指导人才使用。为更好开发人才的最大价 值和优势,公司编制《人力资源岗位指导书》《项目人力资源工 作明白书》详细指导各项目如何具体执行和开展人力资源工作。 与此同时,推进公司其他各线条、各部门以《人力资源岗位指导 书》为范本,进行各自岗位指导书的编写。在干部提拔工作中, 人力资源部基于集团的相关要求,严把项目主任及以上提任关, 制定了具体用人规范,内容包括学历、年限、绩效、管理能力、 团队氛围、对外沟通等多个方面,并以此制定综合评分表,要求 评分 90 分以上才可考虑提拔,为人才提拔工作提供有力的指导, 也通过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人才竞相迸发活力与创造力。 (三)大胆起用,发挥人才作用。公司一直把起用人才作为 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来抓,在工作中给“有才之士”压担子, 让有能者有位,充分施展才华。公司提任部门经理、项目班子、 主任全部从后备库中提拔。在项目班子任用中,充分发挥青年人 才的主力军作用,其中在任项目副职及以上职位中“90 后”占 比均在 50%以上。在技术攻关中,充分发挥人才的中坚作用,在 提升工程技术和质量上狠下功夫,在信息化及 BIM 技术应用中 召开公司多层次技术人才会议进行攻关,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多次获奖。在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人才的智囊作用,截至 目前,在公司专业人才手中都有 1-2 个研究课题,包括党建、工 程、技术、质量、安全等多个方面,为公司在推进现代化管理、 提升生产效率、减少投入风险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三、悉心育才,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一)青蓝相继,系统化锻造前沿技能。青年人才素质决定 企业竞争力,只有提升青年人才的业务技能、岗位技能、创新技 能,才能在工作中面对更多复杂多样的疑难问题时游刃有余。公 司从新引进的大学生入手,开展技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