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党员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
根据计划安排,今天,由我围绕“党员干部要带头依法办
事”这一主题与大家作个交流。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依法办
事能力,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不少差距,脑中不装
法、办事不依法、遇事不找法、言行不合法等还比较普遍,必
须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下面,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
容:
一、拉直心中问号,充分认清党员干部依法办事的重要意义
哲学家冯友兰根据人的认知和觉悟把人的精神境界从低到高
依次分为四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大家所做的事相同,境界却不同,差别就在于对事物的认识和
觉悟。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深化对依法办事的思想认同、情感认
同、法理认同,才能自觉依法办事,乐于依法办事。
(一)依法办事是治军的“最高境界”。从历史看,秦国通过
厉行法治强国强军,从西北边陲小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
首,并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大一统。但也因丞相李斯背弃法
治信仰,与赵高勾结,擅权乱政,破坏纲纪法度,导致大秦帝
国成为中国历史上国运最短的大一统朝代。晚清建立的北洋舰
队,实力亚洲第一,世界第八,主力舰全向英、德购买,引进
西方军事管理制度和洋教头,中高级军官多为船政学堂科班毕
业,并有留学英美经历,但就是法规制度被束之高阁,官兵为
所欲为,导致苦心经营30年的北洋水师,甲午海战一役全军覆
没,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东亚霸主地位被弹丸小
国取代,留下的台湾问题、钓鱼岛主权争端影响至今。我党我
军一开始就高度重视自身法治建设,在血雨腥风、狂飓突进、
牺牲巨大的艰难岁月,建党第二年就通过第一部党章,建军第
二年就通过《三大纪律六项注意》。1937年,红军团长黄克功
逼婚未遂枪杀陕北公学女学员,毛泽东挥泪斩马谡,判处其死
刑立即执行。同一时期,国民党军团长张灵甫枪杀妻子吴海兰
被判刑十年,王耀武向蒋介石求情后就被释放并加官进爵。类
似情况,结果迥异,一杀一放,依法办事和徇情枉法间,已隐
含未来走向。从现实看,每名党员干部,要从历史、现实和未
来中领悟到依法办事的重要性、紧迫性,立刻行动起来,带头
严格依法办事,坚守法纪底线。
(二)依法办事是党性的“最低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员
的党性不是空洞的、抽象的,体现在党员“八项义务”中。学
习法律知识,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是党员的基本义务之
一。作为具有先进性、纯洁性的党员,依法办事是天经地
义,是最低限度的党性要求。若把自己凌驾于法规制度之
上,违法办事,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突破底线、红线、警戒
线,违背党和人民的要求和期待,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谈
共产主义信仰,就毫无根据可言。每名党员要从讲党性、讲政
治高度,严格依法办事,从严正风肃纪,不断纯正政治生态。
(三)依法办事是落实的“最好方法”。我党系列法规制
度,是过往建设和实践经验的凝练总结,有的甚至是鲜血生命
换来的智慧真理,揭示了建设的客观规律,包含着科学的思想
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抓落实的基本依据。违反法律法
规,不作为、乱作为,单位建设就会倒退,甚至引发各类严重
问题。比如,不从严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员队伍就会问
题重重;不落实学习教育和谈心交心制度,干部职工思想就会
抛锚;不坚持依法文明,内部关系就会遭到破坏等等。党员干
部抓落实,首先要与法纪对标对表,做到心中有法、行必依
法,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这是对客观
规律、科学治党治国之道的最大遵循,是落实的最好方法,能
最大限度防止错误,最大限度促进单位建设。
(四)依法办事是人生的“最大幸福”。法律的约束只是手
段,目的是为保障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亚当斯密概括了一
个幸福公式:最大的幸福=一流的头脑+一流的良心,最大的不
幸=末流的头脑+一流的欲望。有智慧、守规矩的人,最有资格
获得幸福,愚蠢却欲望无限的人,最易落入法网,遭遇不幸。
有智慧的人,能够“不畏浮云遮望眼”,对外物有理性的认识
和判断,对自身必要合理的需求有清醒的把握,稳得住心
神,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更多通过向内修
炼心性党性来寻找快乐幸福。愚蠢的人,则向外无度追求身外
之物,心为物役,身被物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胜寸
心,安能胜苍穹。党员干部不能有非分之想,更不能有非法之
举,要自觉用法纪约束欲望,纯洁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
界,始终在法纪轨道上做人做事,方能收获最持久、最可靠的
幸福。否则都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
二、直面矛盾问题,精准查摆党员干部依法办事现状
去年以来,党组坚定不移扛起“两个责任”,从问题中破
局,从困局中开局,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底色
擦亮了,本分回归了,全面从严的态势形成了,以上率下的腰
杆硬朗了,党员干部依法办事水平提升了,单位建设水平逐步
提升,没有出现重大违规违纪问题,政治生态逐渐好转,但对
照反思,问题依然不少。
(一)“知”还模糊不清。表现在一些党员思想认识还不够
高、认知水平还不够深。一是“人治还是法治”的疑惑。所
谓“人治”,是指依靠当权者的个人意志来治理,特征是人的
意志高于法的权威,以人的意志为中心;所谓“法治”,是指
建章立制、依法办事,特征是以法律法规为根本依据,坚持有
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和国家越发展越现代化就越
要法治化,越要严格依法办事。目前,党员依法办事思想根子
扭转还不彻底,容易回潮反弹。少数党员视法为术,把法规制
度当工具;个别人信奉权大于法,严下不严上,严他不严
己,特权思想、官僚主义还存在;有的重情轻法,讲面子、讲
关系、讲人情,老好人思想严重。二是“党大还是法大”的疑
惑。有的把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对立,担心强调党权会压制法
权,强调法权会弱化党权。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目
前而言,二者的关系非常明确,党领导一切,包括对法治的领
导,同时,党也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可以说,党和法
是统一的,党执政的最佳模式是法治,同时,各级党组织和党
员也必须带头依法办事,这是维护党的领导的直接体现。三
是“黑头不如红头”的疑惑。不可否认,政策和法律都是基本
形式,各有优长,不可替代。实践中,有的同志把二者对立起
来、割裂开来,认为政策是依法办事的阻碍,这其实是对过去
政策主导、政策优先的矫枉过正。有的则认为“政策就是
法,是最好的法”,以政策取代法、否定法。作为党员干
部,要看到目前党和国家的治理是法律主导,政策和法律互相
配合,互相弥补,特别是当前,各项政策制度密集出台,新情
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政策工具进行调整和弥补。这就要求
我们既要坚持依法办事,也要坚持按政策办事,两者缺一不
可,不可偏废。
(二)“意”还摇摆不定。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思维观念还跟
不上新时代新要求、履职尽责还缺少动力支撑。一是“惯
性”还在。对当前大的形势、严的态势不敏感,惯性做派刹不
住,身子进入新时代,脑子还停留在过去时。有的同志认为现
在管得太严,当官不再风光,责任大,没好处,礼不敢收、酒
不敢喝、歌不敢唱,还留恋过去的权力通吃、无法无天;有的
遇事还是想找一找、跑一跑,否则心理就不踏实。二是“惰
性”滋生。有的只想当官不想做事,对工作能躲则躲,能拖则
拖,混日子,熬年头;有的只想过太平日子不想干事创业,工
作怕艰苦,学习怕刻苦,生活怕吃苦;有的只想出政绩不想担
责任,既不对上负责、也不对下不负责,遇到问题找理由、寻
借口,遇到矛盾绕道走。三是“退意”萌生。当前,新的配套
政策制度还未出台,有的党员干部对职业前景感到迷茫,等待
观望思想抬头,这种想法极易出现依法办事不严谨,随意性大
等问题。
(三)“行”还越轨出格。突出表现在一些顽症痼疾变还有滋
生土壤、重点问题整治还未彻底见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尚未
根除。政绩观错位,该组织的教育以抄提纲代替,该组织的考
核以编成绩代替,该召开的会议以补记录代替,该排查的隐患
以填表格代替,基本法规、基本制度落实变形走样;责任心缺
失,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有的只部署强调、不督导
检查。侵占公物还有市场,“餐桌腐败”仍有显现,“土规
定”“土政策”仍在运行。
(四)“度”还把握不好。突出表现在对职责岗位敷衍塞责、
对责任担当扛得不硬。一是“不作为”。有的权力看得淡了、
但该担的责也不担了、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了,有的花钱谨慎
了、但该办的事也不办了,有的把关严格了、但能办的事也不
想办了。这些都折射出了价值观、权力观、责任观的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