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书记讲党课: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
理现代化水平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决定》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加强党建引领基
层治理。当前,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
变化,对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严实工作举措,切实提升基
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的领导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通过构建“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基层党组织成为
凝聚共识、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核心枢纽。这种制度优势有效
破解了传统治理中资源分散、权责不清的难题,将党的政治引领
力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向心力,确保基层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
进。
(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核心在于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
效能。基层党组织通过网格化管理、党员先锋岗等机制,推动治
理资源下沉至社区、村居等末梢单元。在疫情防控、旧城改造等
实践中,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搭建协商议事平台,使政
策制定更贴近民生需求,矛盾调解更具温度。这种“红色引擎”
驱动下的治理模式,既增强了政策执行的穿透力,又通过“党
建+数字化”手段实现了精准化服务,显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和满意度。
(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更注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通过完善“双报到”“党员联户”等制度,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
享的治理生态。这种治理模式不仅强化了基层政权建设,更培育
了居民自治能力,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焕发新活力。特别是在
乡村振兴、社区更新等领域,党建引领下的治理创新正在形成可
复制的经验样本,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实践范本,彰显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活力。
二、深化认识,准确把握基层治理面临的新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当前我国社
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
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工作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社会结构的深刻
变化表现在诸多方面:一是人口结构老龄化。截至 2024 年年末,
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 3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 22.0%,
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 2.2 亿人,占全国人口的 15.6%。二是家庭
结构小型化。平均家庭户规模不断下降,单个家庭人口从 2000
年的 3.46 人降至 2020 年的 2.62 人。三是就业结构多元化。随着
平台经济的发展,快递、外卖、网约车、直播电商等从业人员越
来越多。根据调查结果,新就业群体总量达 8400 万人,覆盖生
产生活各领域各层次。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在平台注册的网约
配送员约 1200 万人,快递员约 320 万人,交通运输部核发相关
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网约车司机达 700 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