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农业现代化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解农业现代化工作情况,XX 市人大农工委深入富晶生
态农业、鑫瀚农业、润康生态农业、瑞生源生物科技等农业产业
基地和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就 XX 市农业现代化化工作开展了调
研,现综合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现代化工作基本情况
XX 市有农业人口 17 万,全市耕地面积 11.7 万亩,其中基
本农田 8.6 万亩。年粮食播种面积 11.9 万亩,粮食产量 4.5 万吨;
年蔬菜播种面积 3.9 万亩,产量 8.8 万吨;各类果树种植面积 4.2
万亩,年产各类水果 4 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 7050 亩,年中药
材产量 2200 吨;有茶叶种植面积 450 亩,年产茶叶 99 吨。
近年来,XX 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有关
方针政策,积极整合资源、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影响,强力推进农
业现代化各项工作,有力促进了全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
一是抓龙头,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新型经营主
体的龙头。近年来,XX 市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并积极发挥其引领作用,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
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致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取得了
显著成效。XX 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7 家,其中省级龙
头企业 4 家,娄底市级龙头企业 33 家,带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
社 497 家,家庭农场 150 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共计流转水田、
旱土、林地等 5.5 万亩,显著减少抛荒土地数量,有效提高了土
地利用率,夯实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的专业技术水平,2017
年,XX 市共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 3 个,其中在湖南农业大
学办班 1 个,共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126 人;举办田间学校农业
实用技术学习班 2 个,培训种植户 87 人次,为全市现代农业产
业发展进一步夯实了人才基础。
二是突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产业兴旺是乡村
振兴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XX 市是典型的丘陵山
区,土地现状是七山一水两分田。近年来,XX 市因地制宜发展
小水果,被省政府纳入“一县一特”主导产业。截止到目前,全
市水果生产基地达到 4.2 万亩,其中高档优质水果种植面积达到
1.1 万亩,全市优质水果年产量达到 1 万吨以上,水云峰黄桃、
眉山葡萄、鑫瀚蜜柚、新田蓝莓等特色水果在娄底叫响品牌。
为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XX 市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
利用食用菌产业周期短、见效快、技术要求不高的特点,促进食
用菌生产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把食用菌产业打造成带动我
市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兴农业产业。目前,XX 市多宝公司斥资
1000 余万元,引进菌棒生产线 4 条,专业从事云耳生产经营管
理。截止到上周末,已有 100 万棒菌棒移入大田生产,矿山地区
第一批移入大田的菌棒已开始结菇,预计到本月底,将完成 300
万棒的大田生产。
此外,XX 市的休闲农业在近几年也取得长足的发展。截止
到 2017 年年底,全市共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 96 个,
其中农家乐 81 家、休闲观光农庄 13 个,省五星级、四星级休闲
农庄各 1 个,全年实现营收 1.55 亿元,同比增长 13%,接待人
次约 68 万人次,同比增长 12.7%。泽宏农业基地、眉山人家、
玉友林创意农业园、光明顶桃花园等农业休闲场所,正成为市民
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是创品牌,深入挖掘农产品潜在价值。品牌建设是农业现
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农产品价值的有力抓手。到目前为止,
XX 市共有 7 家企业的 11 个农产品取得“三品一标”认证,其
中有 4 家企业 8 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产品认证,3 家企业 3 个农
产品取得绿色农产品认证,全市农产品注册商标有 23 个,其中
中国驰名商标 1 个。
铎山镇眉山村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水云
峰黄桃、鑫瀚蜜柚、福溪古酿等一批农产品品牌在娄底叫响;麻
辣魔方、好呷猴等麻辣产品正成为网络上热销的休闲食品,年实
现销售额 2000 万以上;金竹山镇新田蓝莓基地被评为湖南省绿
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产品顺利进入长沙平和堂,销售
供不应求。
四是促转型,积极引导工商企业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工商
企业主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视野开阔,市场洞察能力强,有较强
的资金优势。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XX 市因势导
利,积极引导工商企业主转型发展现代农业。2008 年以来,XX
市 66 家煤矿缩减至现在的 16 家,在煤矿关闭的 50 个企业主中,
已有 21 个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其中农业基地投产的有 12 个,达
到 50%以上。井湾春天、鑫瀚农业、水云峰公司等一批工商企业
主转型发展的农业企业,正在生态修复、优质农产品供给、农村
劳动力就业等多个方面,助推我市经济转型发展。
五是争项目,切实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