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这不仅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 会议,更是关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之举。刚才,*同 志详细通报了2024年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在交流发言中分享了宝贵经验与成 果,讲得十分到位,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积极借鉴,将这些优秀做法切实融入到各自 的工作实践当中。接下来,我着重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推动高质量发 展的关键支撑。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 性。 (一)优化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 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并明确要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 流营商环境。省委省政府也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营商环境之优激发振兴发展新动 能。**作为省会城市,同时也是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在政治站位上必须更高,行 动上必须更迅速。我们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细化为一项项具体工作任务。例 如,在落实《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过程中,建立“政策落实台账”,明确责 任单位、完成时限和考核标准,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地生根。通过扎实的工作作 风和切实的工作成效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在优化营商环境这场全国性的“大考”中,展 现**的担当与作为。 (二)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振兴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虽取得了一定成绩,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市建设也日新月 异。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市场活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吸引力不够等问 题。2024年,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达19.31万户,同比增长15.46%,企业数量突破6万 户,创历史新高。这一成绩固然值得肯定,但横向对比南方发达城市,我们的市场主 体总量和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2万 家,而我市仅千余家,在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专利持有量等方面差距明显。只有通 过优化营商环境,从政策、服务、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 项目落地。如**新区依托“自贸试验区+深哈产业园”双平台,创新“飞地经济”模式,吸 引深圳企业“总部+研发”在深、“生产+转化”在哈,2024年落地项目达32个,带动投资 超50亿元,激活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 迎头赶上。 (三)优化营商环境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营商环境的优 劣,直接关系到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近年来,我们通过深化“放 管服”改革,推出“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举措,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 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零跑动率均达99%以上,“e冰城”APP注册用户超74万 人,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和群众办事仍存在“多头 跑”“反复跑”等问题,部分业务流程繁琐、审批时间过长。例如,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中,企业需往返多个部门提交材料,平均耗时长达60天。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 深化改革,从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推行“工程 项目审批全程帮办”制度,组建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从立项到验收的全流程服务,将审 批时限压缩至30天以内,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更暖心,真正做到发展 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精准施策,全面聚焦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领域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一要以数字赋能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数字政府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目前,我市在政务服务信息化方面已取得一定基础,但数据共享程度仍有待提高,部 分业务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我们要加快推进“数字政府”二期工程建设,建立 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共享,打造“一网 通办、全程网办、智能快办”的政务服务体系。到2025年底,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 理率达到99%以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推广“无感续证”“信用代证”等 创新模式,将信用代证场景扩展至52个领域,对守信企业实行行政审批“免审”。例 如,在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中,对信用等级为A级的企业,通过系统自动核验数据,实 现“零材料、零跑动”换证。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客服”,实现24小时在线 解答企业咨询,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要以法治保障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目前,我市在营 商环境法规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部分领域执法标准不够统一,地方保护 和市场分割现象仍时有发生。我们要加快完善营商环境法规体系,制定出台《**市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细则》等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法规政策,明确市场主体 权利义务,规范政府部门行政行为。严格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坚决 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相融 合,实行“一业一查”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例如,在餐饮行 业监管中,整合市场监管、卫生健康、消防等部门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 项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机制,依法打击侵权假冒行 为,在**经开区设立知识产权法庭,对重大侵权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让企 业安心创业、放心发展。 三要以改革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动力源泉。当前,我 市在市场准入、企业转型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制约了市场主体活力的释 放。我们要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行“一照通行”,实现“准入即准营”。探索“个 转企”许可资质保全机制,允许原个体工商户持有的市场监管领域许可资质在有效期 内继续使用,降低企业转型成本。建立“企业开办直通车”延伸服务机制,将大型户外 牌匾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