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县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汇报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治
理成效如何,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事关社会和谐稳定。XX 县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共建单位、社区
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五方联动机制,
打造五方议事厅,把难点干成亮点,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效能。
一、问题概述
近年来,XX 县积极探索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但在社区治
理过程中仍遇到不少难题。一是诉求反映渠道不畅。老旧小区公
共服务配套相对滞后,居民诉求反馈渠道单一,社区和物业公司
主动收集居民诉求不多。二是诉求办理力量不足。社区党组织缺
乏对辖区其他治理主体的有力领导,统筹协调能力弱,治理主体
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治理合力。三是诉求解决质效不优。社区治
理主体联动机制不健全,缺乏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平台和督
促措施,精准化解发生在居民身边的烦心事闹心事揪心事视野不
宽、办法不多。
二、做法成效
(一)开门问事:构建全时全域诉求收集网络
一是线上平台即时响应。开发”XX 民声”微信小程序,设
置”随手拍”“微心愿”“议事厅”等 6 大功能模块。居民上传问
题时,系统自动定位至楼栋单元,智能匹配责任网格员。如在
锦绣花园小区,居民王女士通过”夜间施工扰民”板块提交诉
求,平台 2 分钟内派单至夜间值班专班,30 分钟即完成现场处
置。同步开通”诉求追踪”功能,居民可实时查看处理进度,并
在线评价服务质量。平台运行半年来,累计受理环境卫生、设施
报修等诉求 3872 件,平均响应时长缩短至 15 分钟。二是线下触
角深度延伸。建立”1+3+N”走访机制:1 名社区工作者带领 3
名党员志愿者联系 N 户居民,制作”连心服务卡”标注联系人
电话和服务事项。开展”周三敲门日”活动,网格员携带《民情
日志本》入户走访,重点记录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需
求。在阳光新城小区,楼栋长李师傅在走访中发现 3 户空巢老人
用餐困难,及时对接社区长者食堂开通送餐服务。同步在 12 个
小区设置”心愿邮筒”,收集居民手写建议卡,建立 48 小时响应
承诺制。今年以来,线下走访覆盖 1.2 万户,收集加装电梯、停
车位改造等建议 1420 条。三是多元渠道交叉验证。建立”三色
预警”机制:通过比对 12345 热线、网格巡查记录、物业报修台
账,对重复反映 3 次以上的问题启动红色预警。如在碧水湾小区,
系统监测到 5 号楼连续 3 周出现下水道堵塞投诉,社区立即组织
住建、物业开展管网改造,彻底解决顽疾。开发智能分析系统,
对高频词汇进行语义分析,提前预判季节性诉求。入夏前系统捕
捉到”空调滴水”“露天垃圾”等关键词激增,提前开展专项治
理,同类投诉同比下降 67%。
(二)五方议事:打造分层分类协同处置体系
一是三级分流精准施策。制定《诉求分级处置规范》,将问
题划分为三级:红色急难类(24 小时处置):包括电梯故障、燃
气泄漏等安全隐患。黄色重点类(72 小时办结):涉及绿化养护、
公共设施维修等民生事项。绿色常规类(7 日内反馈):涵盖政
策咨询、邻里纠纷调解等服务。如在金桂苑小区水管爆裂事件中,
红色预警机制立即启动,社区党委协调水务集团2小时完成抢修,
物业同步通过微信群直播维修进展,获得居民点赞。二是五方联
动靶向攻坚。成立”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共建单位+居民
代表”的治理联盟,每月 15 日召开”阳光议事会”。针对红色类
问题实行”四个一”工作法:1 名牵头领导、1 套解决方案、1
支处置队伍、1 个完成时限。在处置紫薇苑小区消防通道堵塞问
题时,共建单位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