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题党课宣贯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题党课宣贯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中学习讨论国务院总理李强同志在两会 上所作的《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 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 遇和挑战,明确提出了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任务。 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指导性和前瞻性。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切实把思 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1.经济规模稳步扩大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 值达到 134.9 万亿元,增长 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 30%左右。就业、物价总体平稳, 城镇新增就业 1256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 5.1%,居民消 费价格上涨 0.2%。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对外贸易规模创历史新 高,外汇储备超过 3.2 万亿美元。 2.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产业升级有新进展,粮食产量首次跃上 1.4 万亿斤新台阶,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8.9%、7.7%,新能 源汽车年产量突破 1300 万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0.9%、10.4%。创新能力有 新提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梦想”号大洋 钻探船建成入列。 3.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质量有新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 (PM2.5)平均浓度下降 2.7%,优良天数比例上升至 87.2%,地 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 90.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 幅超过 3%,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 3.7 亿千瓦。 4.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改革开放有新突破,扎实有力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 会改革部署,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渐进式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制造业领域外资准 入限制措施全部取消,共建“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扩容 升级。 5.民生保障扎实稳固 民生保障扎实稳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5.1%,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 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社会大 局保持稳定。 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1.总体要求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 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 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 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 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 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 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 牢基础。 2.主要预期目标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左右;城 镇调查失业率 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1200 万人以上;居民消 费价格涨幅 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 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 1.4 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 耗降低 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今年政府工作任务 1.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 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 费提质升级。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 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 3000 亿元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从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方 面入手,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创新 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落实 和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完善免税 店政策,推动扩大入境消费。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健全 县域商业体系。完善全口径消费统计制度。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发挥好 各类政府投资工具作用,加强财政与金融配合,强化项目储备和 要素保障,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 程顺利收官。切实选准选好项目,管好用好资金,保障在建项目 资金需求,坚决防止低效无效投资。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 7350 亿元。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强化超长期贷款等配套融资, 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优化地方 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实施好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下放项 目审核权限等措施。简化投资审批流程,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 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支持和鼓励民间 投资发展,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引导更多民间 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建设,让民间资本有更 大发展空间。 2.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 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 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 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未 来产业。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 服务型制造。加强产业统筹布局和产能监测预警,促进产业有序 发展和良性竞争。加快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梯度培育创新型企 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 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进一步扩范围、降门槛, 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 大对中小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