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做好舆情应对处置的实践与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做好舆情应对处置的实 践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 场”,要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营造清朗的 网络空间。唐山事件发生后,公众视觉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网上实名举报已成为群众反映诉求、发表见解、寻求帮助的 重要途径,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延安是中国革 命圣地,政治地位特殊,作为 XX 山下的红色警队,如何在 新形势下做好舆情应对处置、营造清朗的圣地网络空间显得 尤为重要。近期,XX 公安按照公安部舆情处置“三同步” 原则,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中成功处置了 4 起 舆情,实现了政治、法律、社会效果相统一,积极为党的二 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本文就新形势下公 安机关做好舆情应对处置进行思考分析。 一、XX公安在舆情应对处置中的实践 (一)把握主动,积极应对负面舆情。人民警察的正义 形象,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信任。“坏事发生只需两三天,形 象修复何止两三年”。唐山事件后,网上实名举报接连出现, 舆情热点以“随时爆发、瞬时抵达、实时更新、长时激化” 的模式呈现,最终形成网络“蝴蝶效应”,能否及时正确引 导社会舆论,事关民警执法权威,事关法律尊严,更关乎公 安机关的形象和公安工作发展大局。20XX 年 6 月 15 日,XX 区郭某某就自己被人捅伤一事在抖音平台发布了举报视频, 质疑公安机关执法,引发舆论关注,XX 公安高度重视,“转 守为攻”,办案单位主动介入,仔细核实相关案情,向郭某 某通报了案件进度,对举报内容一一进行答复,就办案依据 与法律政策进行耐心讲解,郭某某对此表示认可,当场删除 了相关视频,舆情得到了控制。 (二)快速反应,抢占信息舆论先机。相比原生舆情, 次生舆情来势更快、威力更猛。舆情出现时,如果不能第一 时间占据舆论高地,会加剧公众的猜疑,部分人道听途说、 添油加醋,极易导致二次传播以致消息失真,给小道消息和 谣言的传播留存空间。20XX 年 7 月,XX 区居民姜某某在抖 音平台上发布实名举报称其 20XX 年被张某和张某某合伙诈 骗 100 余万元,公安机关、检察院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包 庇嫌疑人,不予立案。视频发出后,引发群众广泛关注。XX 公安立即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与时间和谣言赛跑,核实举 报内容不属实后第一时间发布警情通报,还原了事件真相, 舆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网络评论中针对警方的质疑声也明显 降温。 (三)依法处理,正面解决舆情危机。随着全国范围内 网上实名举报热潮的兴起,我们不难发现,部分网民发表了 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是诽谤诋毁,如果不予以处理, 将会进一步扩散,造成严重后果。20XX 年 7 月 25 日,XX 区丽融大厦“利郎”店的封闭围墙因长期违规占用消防疏散 通道且拒不整改被拆除,“利郎”服装店区域负责人刘某某 及店长周某某拍摄拆除视频后发布在抖音平台上,并配文 “下一个唐山、延安的黑社会”,该视频迅速在网络上发酵。 XX 公安立即组织工作专班进行调查处置,依法给予刘某某、 周某某行政拘留的处罚,并在抖音平台、微信视频号上发布 了警情通报,此次舆情得到有效控制。随后“利郎”总部工 作人员向公安机关反映,刘某某妻子诞下一女婴,希望与丈 夫通话告知喜讯,XX 公安立即安排二人进行通话,刘某某 充分认识到了自身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对 XX 公安的人性化 执法表示了感谢,“利郎”总部领导特地发来致谢短信,表 示对延安的营商环境充满信心,今后必将加大投资力度,为 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XX 公安对于此次舆情 的快速处置、灵活应对,既维护了延安城市形象,又得到了 当事人的充分理解支持,达到了政治、法律、社会效果的有 机统一。 (四)因势利导,妥善做好舆情“降温”。感情纠纷引 发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个人极端案事件,而舆论 的升温和发酵,不但不利于问题解决,反而会在很大程度上 扩散消极影响,甚至会激化矛盾。20XX 年 8 月 8 日,吴某 某用妻子王某某的手机在王某某和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微信 群发布了李某与王某某偷情等相关言论,引起上千名“圈内” 人士广泛关注,对李某与王某某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尽 快消除不良影响,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平息事态,XX 公 安依法快速调查事件经过,依法对吴某某殴打他人并在网上 公然发布侮辱他人的言论、视频等违法行为作出行政拘留的 处罚。在民警的教育下,吴某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 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进行了道歉,舆情迅速“降 温”。 二、当前舆情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从网络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自媒体发展,形成 了以微博、微信、短视频、新闻客户端等多维舆论空间,网 络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个人的“无责”意识,更多 人在网络上实现了所谓的“言论自由”,舆论传播由“点对 面”变成“面对面”、“片连片”、“网对网”,传播速度快、 议论反响大、社会影响深。作为一线执法部门,公安机关面 临着空前开放、高度透明、全时空监督的舆论环境,任何一 个执法行为、执法环节都有可能被拍照、录像、录音、“爆 料”,再小的事情都可能被聚焦放大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二)从疫情影响的角度来看,作为我国建国以来传播 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性 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运转和居 民的生活,经济下滑明显,就业压力加大,群众产生烦躁、 不安、恐慌情绪,易催生医患、婚姻家庭、执法检查等矛盾 纠纷,“少见面,不接触”的防控措施使得常态化矛盾纠纷 调解机制难以发挥作用,部分民众不理解、不配合公安机关 执法,容易与执法民警产生冲突,极易引发舆论争议。 (三)从个体因素的角度来看,基层公安机关一直处于 与群众打交道的第一线,每天面对的都是各种矛盾、摩擦、 纠纷,部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