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产业园区高
质量发展大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先创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构建精准补
链、高效落地、多元服务“三维一体”服务体系,持续优化重
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有效解决双招双引、项目建设、企业
服务等制约园区高质量发展瓶颈,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动、链式
发展、产业集聚的发展生态。近三年来,先导、亿特富隆、蓝
固、新材料产业园等先后5次作为全市县域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
现场推进会观摩点。
一、图谱导航,构建精准补链体系,保障项目“引得进”
(一)高标规划,优化空间布局。一是立足XX高新区总体空
间布局,深度挖掘本地矿产资源、交通区位等资源禀赋,结合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科学谋划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重点布局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循环经济、空
天经济、现代物流等六大核心产业,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分
区,形成“一区六园”的空间格局。其中,新材料产业园依托
本地丰富的矿石资源,聚焦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新能源产业
园借助区域光照、风力资源优势,打造光伏、风电装备制造集
群,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与空间高效利用。二是组织行业专家、
规划团队开展专项研讨会议12次,对“一区六园”的功能定
位、产业协同等进行深入论证。编制完成《XX高新区产业空间
布局详细规划》,明确各园区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及发展目
标,为产业发展提供清晰指引,确保园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
契合。三是建立产业空间动态评估机制,每半年对“一区六
园”的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市场变化和
产业升级需求,及时调整优化空间布局,为新兴产业发展预留
空间,增强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要素先行,增强基础支撑。一是按照园区整体规
划,系统绘制雨水、污水、供电、热力、燃气等基础配套3-5年
实施图谱,全面涵盖基础设施建设的时间节点、建设内容和责
任主体。编制给排水、电力供应、能源保障等12项专项规
划,明确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有序推
进。二是大力实施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新建、改建园区道
路30公里,优化道路网络布局,提高园区交通通达性。推进变
电站扩容、电力管线升级、供水管线铺设、雨污分流管网建设
等工程,新建变电站2座,改造电力管线50公里,铺设供水管
线40公里,建设雨污管网60公里,实现“宁让水电等项目,不
让项目等水电”,为项目落地提供坚实的要素保障。三是探
索“先租后转”土地供给新模式,制定《XX高新区“先租后
转”土地供应管理办法》。对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项
目,企业可先租赁土地进行建设和生产,在达到约定的投资强
度、税收贡献等条件后,再办理土地出让手续。2024年通过该
模式,成功保障5个重点项目用地需求,节约企业前期资金投入
超5000万元,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土地存量实现发展增
量。
(三)按图索企,聚合产业生态。一是围绕新材料、新能源
等六大产业赛道,组织专业团队深入研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
布、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梳理形成全产业链图谱和招商
地图。明确各产业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构建从产
业定位到项目落地的全过程导航体系,为精准招商提供依据。
二是根据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地图,制定详细的企业招引名
单,明确重点招引企业的行业地位、技术优势和合作意向,以
明确的“需求清单”开展精准招商。通过举办产业招商推介
会、参加行业展会、开展小分队招商等方式,靶向对接目标企
业。成功招引的蓝固项目,依托其在储能领域的技术优势,串
联起卫蓝、海博思创等上下游10余家企业,形成了百亿级储能
产业链,有效提升了园区产业竞争力。三是建立招商项目评估
机制,从产业契合度、技术创新性、投资规模、税收贡献、环
境影响等多个维度对招商项目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引进项目质
量。对重大招商项目成立专项服务小组,提供政策咨询、项目
对接、手续办理等全流程服务,提高项目签约率和落地率。
二、创新机制,满足企业个性需求,打通落地“快车道”
(一)手续办理“跟包办”。一是推出“免排快审、同步并
审、容缺优审、专员跟审”一站式服务模式。对符合园区产业
规划的项目,免于项目能耗、环境影响等部分事项的评估审
查;对立项、环评、能评等审批事项,实行同步并联审批,缩
短审批时间;允许企业在主要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容缺提交部
分次要材料,先行开展审批工作;为每个项目配备专属审批专
员,全程跟进项目手续办理,实现企业从立项、验收到投产全
过程手续办理“零跑腿”。二是以恒池微晶项目为例,在“跟
包办”服务模式下,企业注册、立项、开户手续在7天内高效完
成,厂房租赁协议在72小时内顺利签署,从签约到投产用时不
到100天,较传统审批流程大幅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为企业抢
占市场先机提供了有力支持。三是建立行政审批效能监督机
制,对审批专员的服务质量、审批效率进行实时监督和考核。
定期收集企业对手续办理服务的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及
时整改优化,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水平。
(二)厂房建设“定制化”。一是制定《XX高新区定制化厂
房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厂房定制化建设的流程、标准和要
求。企业可根据自身生产工艺、设备布局等实际需求,对厂房
的建筑风格、内部功能布局、载荷承载能力、层高、跨度等进
行个性化“点单”设计,园区建设单位按照企业需求进行定制
化建设,最大程度缓解企业二次装修资金压力,缩短厂房建设
周期。二是蓝固固态化电解质项目在厂房建设过程中,依据其
生产设备对空间高度、地面承重等特殊要求,定制建设了专属
厂房。通过定制化设计和施工,该项目完成主体封顶仅用
时70余天,较常规建设方式缩短工期40%,为项目快速投产创造
了条件。三是建立定制化厂房建设跟踪服务机制,在厂房建设
过程中,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与企业沟通,及时解决建设过
程中出现的问题。项目建成后,组织企业进行验收,确保厂房
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求。
(三)项目推进“零停滞”。一是创新实施工作项目化、项
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四化”工作法。将23个
重点项目分解到园区各相关部室,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明确每
个项目的97项核心节点任务清单,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开工建
设、设备安装、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完成时
间和质量标准。二是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机
制,每周组织召开项目调度会议,听取各项目进展情况汇
报,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月对项目进展情
况进行通报,对进度滞后的项目进行预警;每季度对项目责任
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评先评优挂
钩,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三是建立项目要素保障协调机
制,统筹保障项目用地、资金、进度、质量、安全等全过程需
求。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土地指标紧张、资金短缺等问
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通过调剂土地指标、争取专项贷款、
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全方位支持。
三、集成供给,打造多元服务样板,助力企业“发展好”
(一)企业服务专班跟进。一是设立园区运维管理办公
室,统筹负责产业园运营管理工作,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和人
员分工,做到事有专人、人有专责。组建涵盖生产安全、环
保、人才招引、金融服务、餐饮配套等领域的专业服务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