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德昭天下 照亮心灵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德昭天下 照亮心灵 很荣幸能在此为大家探讨“四德”教育的第一课社会公德, 我认为守护公德不是做给人看的,更不是有利可图,而是出自内 心的道德戒律,对个人、家庭都十分重要,前段时间我看了根据 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平凡英雄》,为了救助一名 6 岁的小男孩, 各行各业齐心协力,相互帮扶,完成了 1400 余公里,8 小时的 生命跨越,这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社会公德。下面我结合个人的 学习理解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谈一谈为何崇“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 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中华民族历来强调“立德 修身”,古人讲“德者,国之基也,才之帅也。人无德不立,官 无德不为。”德,是国之大体、民之大义。立德,不仅是成才立 业之本,更是治国安邦之道。 (一)人无德不立。今天,我们评价学生,叫品学兼优,评 价知识分子,叫道德文章,评价艺术家,叫德艺双馨,评价干部, 叫德才兼备,无一不把德行放在首位。厚德之人,积德虽无人见, 然行善必有天知;失德之人,积恶虽无立显,但行恶必有灾殃。 就像《红楼梦》里王熙凤,本是大观园中能力最强的,但为人处 世太精明,以至于生前无限风光,死后草席裹身。这就是“失德” 的结局。 (二)家无德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调 研时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 代最好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就有良好的家风,习近平五六岁 时,母亲齐心背着他给他买讲岳飞故事的小人书。买回来之后, 母亲就给习近平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习近平问 “把字刺上去,多疼啊!”他母亲讲“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 “精忠报国”四个字,习近平从那时候一直记到现在,成为他一 生追求的目标。也正是家庭的德育,塑造了习近平的家国情怀, 也成他修身齐家治国理政的信念源泉。 (三)国无德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 引用管子的《管子·牧民·四维》“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 不张,国乃灭亡。”这里的四维指的是礼、义、廉、耻四种纲纪, 是中国传统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标准。翻开厚重的历史扉 页,从夏桀到商纣王,从周幽王到秦二世,多少王朝的覆灭,政 权的更迭,也都因为“德”的缺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坚持以崇高道德感召鼓 舞,以模范榜样示范引领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 下的浓厚氛围,为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立根塑魂、正本清 源。 二、说一说何为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从定义上看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 活于社会中人们为了我们群体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 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 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我国一直 十分注重社会公德建设,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就确立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 爱护公共财务”的“五爱”社会公德规范,形成了新中国社会公 德的基础内容和基本体系。1954 年颁布的首部宪法将“尊重社 会公德”写入宪法,中国社会良好的公德风范和道德风气逐渐开 始形成。1986 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要遵守公共秩序, 讲文明礼貌。要提倡人人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和资源,自觉 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2001 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 纲要》对新世纪的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党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社会公德建设 的实践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积极推动社会公德建设, 实施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有力推动社会公德水 平整体向上向善。社会公德的内容主要包含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等,下面我们看四个片段,带 大家直观感受一下什么是社会公德。 情景一:文明礼貌让世界更加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 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表现处个人的文化内涵和良好修养, 是社会活动良性运转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文明礼貌是路上相遇 时的微笑;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打扰到他人时的一声对 不起;是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等等。在社会生活中,文明礼 貌的言谈举止是有效沟通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人的内心都渴望得 到他人尊重,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我们 在社会交往中难免出现碰撞摩擦,如果能够善于换位思考,设身 处地的理解他人,使用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常常会使矛盾烟消 云散。 情景二:助人为乐让世界更加温馨。常言道,“每有患急, 先人后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也是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更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 准。一缕微光也许就能为人照亮前行的路;一声问候也许就能温 暖一颗冰冷的心;一次伸手还可能帮助困境中的人重获希望…… 《雷锋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我感到就是对助人为乐最好的诠 释。“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 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 了有用的生命……” 情景三:爱护环境让世界更加美丽。讲究公共卫生,造就优 美环境,是社会风尚的重要方面,体现出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 面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 也是幸福。”“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可 以看到,生态环境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整洁清新的环境, 使我们工作和生活更加愉悦,也为我们健康多了一份保障。 情景四:遵纪守法让世界更加安心。法律是对公民行为的必 要约束及规范,是对道德的补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 社会公德的最基本要求。遵纪守法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体现 了人们共同利益。结合我们近期大力开展的预防酒驾醉驾问题, 与大家探讨,播放视频(酒驾醉驾)。视频中项某,明知酒后不 能开车,依然心存侥幸,知法犯法,最终付出惨痛代价。我们每 个人都应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增强法纪观念,自觉用法纪来指导 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做到知纪懂法、 遵纪守法。 三、谈一谈如何修德 立德很难,因为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的结 果。修身也很易,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 起、一点一滴积累,积小胜为大胜,积小德为大德。 (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