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十五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科学谋划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推动 XX 县高质量发展意义重
大。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
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
我们齐聚于此,共同探讨 XX 县“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
思路与举措,旨在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为 XX 县的发展绘就宏
伟蓝图,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明确发展方向
(一)洞察宏观经济形势。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
供应链面临重塑。但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
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
遇。国内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注重
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和绿色转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XX 县必
须找准自身定位,顺应经济发展大势,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充
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
中开新局。
(二)分析 XX县发展现状。“十四五”期间,XX 县经济社
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
优化,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
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产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
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高端人才短
缺;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
平有待提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差距,在“十五五”
时期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推动 XX 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
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三)找准发展机遇与挑战。XX 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发展战略,为 XX 县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
面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XX
县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拓展发展
空间。但我们也要看到,周边地区的竞争日益激烈,对 XX 县的
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压力。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
挑战,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为引领,推动 XX 县经济社会持续
健康发展。
二、聚焦产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
(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技术改造升级。加大对
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引导企业采
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鼓励企
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产
学研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
平和竞争力。二是品牌培育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培育
和保护。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加强品牌
宣传推广。鼓励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等,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
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培育一批具有 XX 特
色的知名品牌,推动 XX 产品向 XX 品牌转变。三是产业链条延
伸拓展。围绕 XX 县的优势传统产业,如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支持龙头企
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加强产业
配套能力建设,提高本地配套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鼓励企业
开展多元化经营,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提升产业附加值和抗风险
能力。
(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是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数字基
础设施建设,推进 5G 网络全覆盖,提升网络速度和稳定性。培
育壮大数字经济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
能、物联网等领域的企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生产制造、
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发展数字创意产业,
推动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的数字化创新。二是新能源产业
发展。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
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积极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引进一批新能源
龙头企业,带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应
用,提高新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完善新能源产业配套
体系,加强储能、智能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新能源产业的
健康发展。三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 XX 县的资源优势和产
业基础,积极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引进先进的生物医药技术和人才,推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支持
企业开展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生产等业务,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生物医药产品。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
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吸引更多的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四是新材
料产业发展。瞄准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沿,积极布局高性能复合材
料、新型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
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
强新材料产业与下游产业的对接合作,推动新材料的应用推广。
培育壮大一批新材料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是现代物流。加强物流基础
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冷链物流设施,
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培育壮大物流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物
流企业,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发展智慧物流,运
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和智能调度,
提高物流运营管理水平。加强物流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制造
业物流外包,提高产业供应链协同效率。二是电子商务。完善
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加强电商园区建设,培育电商服务企业,
打造电商产业生态。鼓励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拓展线上销售
渠道,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
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推动农产品上行,促
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电子商务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
者权益。三是文化旅游。深入挖掘 XX 县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
生态资源,打造一批具有 XX 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旅游基
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开发旅游
新产品,如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丰富旅游产品供
给。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提升 XX 旅游的知
名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