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持续促进新型消费主体培育与市场循环机制创新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持续促进新型消费主体培育与市场循环机制创 新 随着数字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 心,新型消费业态迅速发展,以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穿 戴设备、即时零售、在线教育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产品、服务及 多元化场景持续涌现,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全方位扩大内需提供 支撑。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 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2025 年 3 月,中共中央 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 要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在技术赋能和政策激励加持下,新业 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动能 持续释放,“向新”发展势头强劲。 新型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重要。当前,消费在畅 通国内大循环中扮演着“主引擎”角色。促进新型消费发展是提振 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适应消费升级和全方位扩大内需, 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带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和智能化改造,实现供需两侧的高水平衔接适配。 主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助力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近年来, 我国消费已告别排浪式的大众化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和差异化 的升级需求更加凸显,消费者更加注重数字、绿色、智能、健康 等方面的品质需要。大力提振消费意味着要因势利导,积极发展 数字、绿色、智能、健康等新型消费,主动适应广大群众的消费 升级需求。充分利用数智化技术驱动消费升级,加快培育即时零 售、直播电商、智慧医疗等新业态,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政策设 计,持续刺激消费新需求,有效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助力消费更 好地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有效带动供给结构优化,助力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新型消 费发展意味着要加快技术和数据驱动的智能推荐系统、云计算、 5G、3D 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精准匹配个性化、多样化、品质 化的需求,推动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国货“潮品”等 新热点持续涌现。“互联网+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的融合模式, 能够缩减商品或服务从生产、流通到零售等的响应时间和成本, 使终端消费场景数据直接反馈到供应链上下游,增强产业链供应 链韧性和需求快速响应能力,加速供给体系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实现供需双侧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以有效需求牵引供给,以高 水平供给创造需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 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助力群众多渠道就业增收。当前, 新型消费催生数字营销师、直播选品师等 50 多种新职业。比如, 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零售模式带动体验设计、流量策划等多 种岗位需求,创造出满足 2 亿多人灵活就业的机会,有效扩大了 就业容量、提升了就业质量,既能缓解结构性失业压力,又能拓 展群众增收的渠道。通过业态创新、技术渗透和产业协同,创新 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能够激发数字、绿色、智能、健康等消 费潜力,形成“就业扩容—收入增长—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 我国新型消费发展取得积极明显的成效。随着我国扩内需促 消费政策发力显效,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持续涌现,数字消费、绿 色消费、健康消费等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大力提振消费和全方 位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数智化赋能产品和服务升级驱动消费扩容提质。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术在社会消费领域深度渗透,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支撑吃穿用等生活消费稳步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 年 全国网上零售额超 15 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 13.08 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26.8%。智能推荐系统和即时 零售快速普及,智慧商圈、无人零售店等新场景涌现,加速推动 生产柔性化和供应链敏捷响应,让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 数字娱乐、在线教育、直播及短视频购物等新型消费蓬勃发展, 数字消费已成为驱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动能。 升级类的绿色节能商品消费加速渗透普及。随着居民绿色环 保意识增强,绿色低碳消费逐渐深入人心,已成为居民消费升级 的重要表现方式。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机器人、节能 洗干一体机等销售实现较快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2014 年的 7.5 万辆增长到 2024 年的 1286.6 万辆,市场渗透率提升至 40.9%。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作用下,购置补贴和税收优惠 将推动绿色消费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并将撬动万亿级消费市 场规模。随着冰雪运动普及与冰雪休闲旅游升温,冰雪经济正加 速形成万亿级的消费市场,特别是冰雪旅游与绿色理念深度融合, 冰雪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标志性项目 热力十足。有关数据显示,2024—2025 冰雪季全国冰雪休闲旅 游人次达 5.2 亿,相关旅游收入超 6300 亿元。 新型消费类型加速涌现并呈多业态融合发展趋势。数字娱乐、 在线教育、直播及短视频购物等新型消费蓬勃发展,体验式消费、 社交属性类消费备受年轻消费者的热捧,“社交+文化消费”复合 业态成为青年群体开展跨年、聚会等沉浸式娱乐场景的重要选择。 随着人们更加注重健康生活,减肥控糖类食品、运动康复服务等 成为消费新增长点,健康管理相关的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迎来爆发 式增长,在线问诊、基因检测等服务用户数量成倍增长。人口老 龄化趋势下,老年护理、康养旅游等服务消费规模快速扩大,慢 性病管理、心理健康服务等个性化健康方案需求上升,健康监测、 旅居养老等融合业态不断涌现。与即时零售等新零售模式相适应, 物流配送加速升级,无人机、自动配送车等无人配送已覆盖生鲜、 医药等高频消费领域,促进新型消费向多业态融合化方向发展。 挖掘新型消费发展潜力仍面临不少挑战。新型消费代表着消 费升级的方向,也代表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 挖掘新型消费发展潜力,需破除制约新型消费潜力释放的体制机 制障碍,解决供需错配问题,及早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带来 的重大挑战。 新型消费发展仍面临着待突破的体制机制障碍问题。数字消 费领域,数字消费场景越来越丰富多元,但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 诸多堵点卡点,特别是消费新业态的制度规范存在一定程度的滞 后,如直播电商、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面临着数据安全、隐私 保护等法律空白,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跨境 电商市场秩序规范与创新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等。绿色消费领域, 绿色智能产品已被广泛接受,但绿色消费、智能家居等领域尚缺 乏全国统一认证体系,绿色智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造成消费者 信任度不足等问题。健康消费领域,保健食品、智能穿戴设备、 健康管理等业态监管相对滞后,跨部门监管协调不足,容易引发 虚假宣传争议纠纷;非医疗机构提供的健康咨询(如人工智能问 诊)存在医疗资质门槛限制等。低空消费领域,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