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打好政策“组合拳”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经验交流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打好政策“组合拳”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经 验交流材料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对于国内主要经济问题,20xx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 四个方面的表现,即“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 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并对外部环境进行了总结,即 “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相应的,2024 年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在这一框架上没有什么变化,其变化主要集中在具体内 容、问题总结以及主要矛盾的抓取上。比如,从国内经济运行的 情况来看,从“有效需求不足”到“国内需求不足”主要是指两 个方面:一是外需波动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二是国内总需求波 动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从 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来 看,面向 2025 年经济发展,国内需求不足已成为一个确定的且 影响重大的矛盾。因此,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有效扩 大国内总需求。 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到“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主要 是表述宽度有所收窄,前者主要是产业端,后者则是企业端,说 明问题已从行业性转变为个体性。但是,问题的严重程度有所加 深,20xx 年主要是产能过剩的压力,而 2024 年就已表现出生产 经营端的困难与压力。所以,具体到相应的企业,必须着力推进 自身的产业革新、技术革新、产品革新、组织形态革新,以有效 应对和解决生产经营的矛盾与压力。 从“社会预期偏弱”到“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主要是指 在社会预期偏弱的内在构成上,大家对未来就业前景、收入前景 的预期有所降低。这一有所降低,主要表现为一定的压力与风险, 也说明了问题的严重程度有所强化、主要矛盾特征较为突出。接 下来,我们要重点解决的就是就业和增收的问题。 在外部环境上,从“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到 “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主要是指 20xx 年的外部环境变化 主要停留在外部,给中国经济的外部拓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而 2024 年则压力开始内化,使得一系列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和 问题。 一系列问题和矛盾,表明了党中央是正视矛盾、不讳言问题 的。我们只有梳理清楚问题、认识清楚矛盾,就能够更好地运用 规律,更有效率地应对和解决面临的问题与压力。 二、2025年经济发展的目标与愿景 尽管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压力与风险,但是中国经济的基本 盘、韧性与潜力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我们仍然处在一个 关键的历史阶段,只要能够有效运用和调动政策资源,就能够有 效转化矛盾,使经济发展更加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面向 2025 年的经济发展目标与愿景,既是切合实际的,又 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第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中共中央政治局 xx 月 x 日召开 会议,明确回应了 2024 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问题,提出“全年经 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由此可见,经济稳定增 长的目标是切合实际的。 第二,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从保持就业总体稳定的情 况来看,x%的经济增长可以解决约 xxx 万人的新增就业容量问 题,那么 x%的经济增长可以吸纳约 xxxx 万人的新增就业,只不 过新增劳动力数量以及往年累积下来的适龄劳动力数量远远超 过了这一量级。在这一条件下,我们要积极发挥政策有效促进就 业的作用,做好相应的支持,比如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对于新 型就业有效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解决合理适度提供公益性 就业岗位的问题等,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运用好政策工具,更好 实现稳就业的目标。在稳物价的方面,20xx 年到 2024 年的 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长期为负、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 上接近于 x。对此,我们要以物价的适度温和增长作为政策调控 的目标,避免增加物价稳定的压力。 此外,我们还提出要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 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也就是说,既要有效保持外部平衡以应对 外部冲击,又要着力做好收入分配改革,平衡国内的总需求和总 供给。 三、经济工作的主要策略、原则、经验、方法 (一)主要策略 面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所确立的发展主要目标, 我们要坚持推进的宏观政策的基本策略是什么?2024 年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具体而 言,“更加积极有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扩大国内需 求。政策的主要落点是在消费端,即只有消费端的有序扩张,才 能形成最终需求端的快速增长,进而可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有效形成。 第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论就是两“新”融合,即“加强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相比于在 20xx 年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的任务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其次是扩 大国内需求,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是把二者的位置反过 来。这说明,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稳定的压力是有所加大 的。所以,保持经济的稳定成为工作首位,而其关键则是有效扩 大需求、政策端适度加力,同时要坚持结构性改革,不能降低新 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因为只有新质生产力才是形成中国经济发 展的新生强大动能、有效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这两个落点。 第三,稳住楼市股市。房地产风险、资本市场风险,同时也 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关键点。当前,我们可以通过适当扩张政 府资产负债表的方式筹集政策资源,形成政策上适度加力、更好 用力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推动对居民资产负债表和 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有序修复工作,关键是稳住资产端。在居民端, 居民最主要的债务以及债务所对应的最主要资产是房地产,要有 效稳住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核心工作是稳楼市。在企业端,重 要落点是从原来看有多少净资产到现在看有多高收益率,形成对 企业资产、价值新的估值、定价模式,核心工作是稳股市。“稳” 不是寻求股市泡沫,也不是让股市收缩,而是在股市保持正常的 状态下形成符合规律和改革目标的估值模式。“稳”将会为中国 的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价值确定基础,为社会资源,特别是金融 资源的流向形成更好的指导和指引,从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以及新的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的创新、改进 提供有效支持。 第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根据党的二十大 报告、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