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长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
减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
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对全市专项整治
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阻碍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的"拦路虎",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离
心墙",必须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决整治。下面,我讲
三个方面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责任
感紧迫感
(一)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政治危害性。当前,个
别地方和部门仍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顽瘴
痼疾,有的领导干部习惯当"甩手掌柜",把责任层层下压却不管
实际成效;有的搞"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微信工作群、政务 APP
多达数十个,基层干部每天忙于打卡签到、转发点赞;有的检查
考核重痕迹轻实绩,台账资料越做越厚,群众获得感却越来越薄。
这些问题严重背离党的宗旨,消解改革发展成效,必须从践行"
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来审视和整治。
(二)准确把握基层减负的鲜明导向。中央明确提出"持续
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省委部署开展"政绩工程偏
差、基层治理不良现象"专项整治。我们要清醒看到,基层干部
60%以上的时间耗费在应付检查考核、填报各类报表上,真正用
于服务群众的时间不足三分之一。某县曾出现乡镇干部"一人兼
任 28 个 APP 管理员"的荒唐事,某街道为迎接调研连续 3 天突
击补写 3 年工作台账,这些典型案例警示我们:形式主义官僚主
义不除,基层治理效能就无从谈起,高质量发展就会成为空中楼
阁。
(三)充分认清专项整治的现实紧迫性。当前我市正处于推
进"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期,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任
务繁重。但有的部门仍存在"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现象,前 8 个月
全市制发文件数量同比下降 15%,但有的单位通过"白头文件""
便签通知"变相发文;有的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对同一项工作
要求不同部门重复报送材料;有的调研搞"大呼隆",一个主题七
八个部门扎堆检查。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像"蜗牛爬杆"一样拖
累发展步伐,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彻底整治。
二、聚焦重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一)实施“瘦身提质”计划,让文件会议焕发新效能。要
严把发文关口,建立文件负面清单,明确“十个不发”原则:对
无政策依据、无明确目标、无具体措施、无落实责任、照抄照搬
上级文件、以白头文件替代正式发文、分解发文任务摊派基层、
以“工作提示”变相发文、重复发文、为应付考核临时补发文件
的,一律不予发文。探索建立“白名单”制度,对涉及重大政策、
紧急事项的文件实行总量控制,由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审核,
建立“发文预审会商”机制,对拟发文件进行必要性、合规性、
可行性“三重审查”。创新会议形式,推行“多会合一”“套开会
议”,市级部门召开的会议原则上不超过 90 分钟,部门主要负责
人讲话不超过 30 分钟,鼓励采用“主会场+分会场”视频会议模
式,减少基层干部往返时间。建立会议质量评估机制,对效果不
佳的会议实行“熔断机制”,由参会人员对会议效率、决策质量、
落实效果进行匿名评价,连续两次评分低于 60 分的会议主办方
需向市委书面说明情况。今年要确保市级文件、会议数量再压减
20%以上,让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
到抓落实、谋发展、惠民生上。
(二)开展“清牌减负”行动,让基层治理回归本真。全面
清理村(社区)挂牌乱象,建立准入清单,除中央和省委明确要
求外,一律不得要求基层挂牌,对现有挂牌实行“红黄绿”三色
管理(红色为违规挂牌、黄色为超范围挂牌、绿色为合规挂牌),
对违规挂牌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功能重复的微信工作
群、政务 APP 进行整合,市级部门开发的 APP 要接入“一网通
办”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对用户活跃度低、功能重复的 APP
进行“僵尸清理”,要求所有政务 APP 必须通过“基层减负审核”
方可上线。建立基层报表“一张表”制度,对教育、民政、社保
等领域报表进行标准化改造,统一数据采集口径、填报格式、
报送周期,开发“智能填报系统”,实现数据自动抓取、智能填
充、一键上报,杜绝重复填报。试点推行“无会日”“无报表
日”,将每周三定为“无会日”,周五定为“无报表日”,让基层
干部每周至少有 2 天时间沉到网格、走进群众,对违规在“无会
日”“无报表日”安排会议、报表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三)推行“精准考核”机制,让干事创业导向更鲜明。优
化考核指标体系,将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考核权重从
60%降至 40%,增加群众满意度、营商环境等指标权重,建立
“群众评价+第三方评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