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党建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
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使命,积极探索
创新,在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链上党建”模式,推动 XX
县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我谨代表 XX 县,就党建引领产
业链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简要汇报,希望能
与大家交流互鉴,共同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迈向新高度。
一、强基固本筑堡垒,构建标准化党建体系
基层党组织是产业发展的战斗堡垒,只有夯实党建基础,才
能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我们坚持以“六化”标准为引领,
全面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从组织建设、阵地打造、教
育创新等方面多点发力,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效,为产业链高质
量发展筑牢根基。
(一)创新标准体系,实现支部建设规范化。一是完善制度
机制。我们首创“制度化、程序化、精细化、可视化、信息化、
常态化”的“六化”标准,配套建立“一档两册”动态数据库,
将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和要求细化分解,形成清晰明确的操作指
南。通过这一体系,实现了支部建设标准化率 100%,确保了基
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规范有序。二是强化流程管理。对党建
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优化,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从党员发
展、组织生活开展到党建工作考核,都有严格规范的程序。这
不仅提高了党建工作效率,也保证了工作质量,使党建工作更加
科学、严谨。三是推动责任落实。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
党建工作中的职责,建立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将党建工作成效与
干部考核、评优评先挂钩,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
作格局,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打造特色阵地,提升党建服务效能。一是建设综合服
务平台。打造 3000㎡“先锋驿站”党群服务中心,集成党建宣
教室、非遗技艺传习所、职工技能实训基地三大功能模块。在这
里,党员群众既能接受党建教育,又能学习非遗技艺和职业技能,
实现了党建与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二是优化服务功
能布局。根据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党群服务中心的功
能区域,设置服务窗口、活动场地等,为党员群众提供便捷高效
的服务。同时,通过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增强了党群服务中心的
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拓展服务辐射范围。以“先锋驿站”为核
心,辐射周边企业和社区,形成党建服务网络。通过组织开展党
建联建、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党建资源共享,提升党建服务的
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创新教育模式,增强党员队伍活力。一是开发线上学
习平台。打造“红木云课堂”系列党课,上线微党课 56 节,利
用互联网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这
些微党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党的理论知识、政策法
规以及产业发展相关知识,有效提升了党员的综合素质。二是创
新学习形式。推行“主题党日+”模式,开展“车间微党课”
“直播带货党员突击队”等实践活动。通过将党建活动与生产经
营相结合,让党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增强了学习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2024 年,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促成线上销售
额同比增长 10%,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双促进、双提升。三是
强化学习效果评估。建立党员学习考核机制,定期对党员的学习
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将考核结果作为党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同时,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学习内容和方式,确保
学习取得实效。
二、红色联链聚合力,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和协调。我们以党建
联盟为纽带,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推动
企业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为
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组建党建联盟,整合产业发展资源。一是搭建合作平
台。联合上下游 112 家企业成立 XX 产业党建联盟,打破企业间
的壁垒,促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通过党建联盟这一平台,企
业可以共同探讨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实现协同
发展。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项目共研、人才共享
等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开展项目共研,集中优势资源攻克技术难题;推进人才共享,
实现人才在产业链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这些机制,有
效提高了产业发展的协同性和效率。三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党
建联盟领导小组,由产业链内骨干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任领导职
务,加强对党建联盟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同时,明确各成员
单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党建联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开展交流活动,促进企业合作共赢。一是举办政策对
接会。发起“企业开放日”,定期举办 XX 产业链政策对接会,
邀请政府部门解读产业政策,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通过
政策对接会,企业能够及时了解政策动态,把握发展机遇,同时
也促进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二是组织设计沙龙。举办
设计沙龙 12 期,为企业搭建交流设计理念、分享创新成果的平
台。在设计沙龙上,企业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推动产
品设计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推动项目合作。通过交流活
动,促成合作项目 6 个,带动区域产值增长 2.3 亿元。这些合作
项目涵盖了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市场销售等多个领域,实现了
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推动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三)发挥党员作用,推动产业创新升级。一是设立示范岗
位。设立党员示范岗 32 个、责任区 8 个,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
模范作用。党员示范岗的党员在工作中带头创新、带头攻坚,为
企业发展树立了榜样;党员责任区的党员积极承担工作任务,确
保责任区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组建攻坚团队。组建电商攻
坚、非遗创新等党员突击队,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
展集中攻关。党员突击队在推动“XX”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
开发国潮新品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开发国潮新品 23 款,
单品利润率提升 50%。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实施“双培双带”
工程,近三年从技术骨干发展党员 37 名,将 18 名党员培养为部
门负责人,关键岗位党员覆盖率 90%。通过“双培双带”工程,
不仅壮大了党员队伍,也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
人才,为产业创新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
(四)深化区域协作,拓展产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