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扭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放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
最大的政治。”这一科学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
地位和重大意义,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和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
化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紧
紧扭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放松,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百余年来一代又一
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矢志不移,不断取得彪炳史
册的辉煌业绩。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
践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
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三
步走”战略安排,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推进和拓展,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开拓、创新和升华:我国先后在 20 世
纪 80 年代末解决了温饱问题,在 21 世纪初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
康水平,进而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继续奋斗;党的十八
大以来启动并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
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用几十年时间
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
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
行得稳,是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道路,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
正确道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环顾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
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
相互交织,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单边主义、
保护主义、逆全球化兴风作浪,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大规模传
染性疾病、自然灾害、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威胁上升,各种矛盾、
危机和风险叠加。特别是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
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有的国家用政治、经济强权胁迫其他国
家接受苛刻条约,随意撕毁同别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毁坏了
长期稳定有效的多边主义国际秩序。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
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
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他还深刻指出:
“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对于中国
这样一个体量巨大、向上发展的国家来说,外部环境的不稳定、
不确定、不安全因素一直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存在,但归
根到底属于外因,不起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
来,我国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
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
合国力,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今天这
个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加的世界中谋发展,尤其
要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不管遇到什么样
的风险挑战,不管面临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要提振攻坚克难的
信心,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坚定不移向着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一步接着一步不断迈进。
聚焦中心工作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中国经济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
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各个环节相协调。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是其他各方面建设和
各方面工作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是总揽全局、协调
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
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
展开。”他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
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
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记发展是硬
道理,建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庞大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体系。
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物质生产能力长期保持全球第一,我国经
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二。新时代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
2012 年的 50 多万亿元跃升到 2024 年的 130 多万亿元,对全球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 30%左右;人均 GDP 从 6300 美元增长
到超过 1.3 万美元,形成超过 4 亿人的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
体;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
生体系;等等。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显著提升,正是中华民族越
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根本原因。现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
要,仍然在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中国经济,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
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全面建成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的最可靠基础。
切实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
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
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这是对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的一个基本定
位,表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
展、共享发展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具有内在联系性、统一性的
整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
的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辩证统一的发
展。“质”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构、效益,“量”通常是指经济
发展的规模、速度。离开了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经济发展就会
退到铺摊子、上项目、靠投资驱动的粗放型老路上,难以实现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反过来,可持续的较快增长是高
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离开了一定的增长速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