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林长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市林长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林长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林草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 批示精神,全面落实2025年省总林长会议部署要求,系统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分析 当前形势,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严作 风,推深做实林长制,奋力谱写林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美丽**奠定坚实基础。刚才,会议听取了2024年度全市林长制工作情况汇报,审 议通过了相关文件,爱林同志就抓好贯彻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完全赞同。下 面,结合当前形势和**实际,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切实增强深化林长制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坚决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以全面推行林长制 为总抓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三 个持续提升”: (一)资源保护与要素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我们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 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森林资源管理更加规范有序。202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 在65.8%以上,活立木蓄积量稳步增长,林地保有量目标圆满完成。在严格保护的 前提下,我们创新思路,优化服务,有力保障了一批省市重点项目、民生工程依法 依规使用林地,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 (二)生态修复与灾害防控成效持续提升。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开展,完成营造 林**万亩,义务植树***万株,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扎实推进。特别是松材线虫病等重 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取得阶段性突破,疫区数量、发生面积实现“双下降”。森林防火 工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全市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防火基础设 施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加大,自然保护地体系更加健全,“湘江 源头”“千年鸟道”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三)生态功能与富民效益持续提升。森林的“水库、钱库、粮库、碳库”作用日 益凸显。湘江源头水质稳定保持优良,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林业产业蓬勃发 展,油茶、竹木、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和康养、花卉苗木等五大绿色产业不断壮 大。中央财政国土绿化和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稳步实施,带动效应显著。林 业碳汇开发探索起步,林农增收渠道有效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更 加畅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林长、各相关部门和广大林业工作者辛勤付 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一是部分 领域问题整改仍需加力。森林督查、环保督察等发现的部分违法占用林地、破坏森 林资源等问题,整改进度不平衡,长效机制有待巩固。自然保护地内历史遗留问 题、人类活动干扰仍需下大力气解决。古树名木精细化、数字化保护管理水平有待 提升。二是资源保护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违法违 规使用林地风险不容忽视。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基层基础 特别是偏远山区防控能力仍显薄弱。候鸟保护“千年鸟道”守护面临新挑战。三是林业 改革深度有待拓展。集体林权制度“三权分置”改革需进一步深化,林权流转、抵押贷 款、森林保险等配套政策落地见效存在堵点。国有林场经营机制创新活力有待激 发。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国家储备林建设等重大改革项目需要加快破题,形成 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四是产业富民链条有待延伸。林业产业“大资源、小产业”的 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精深加工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强,科技支撑和联农带农机制有 待完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潜力仍需深度挖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 战,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深化林长制改革、推动林业 高质量发展,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必然要 求;是筑牢湘江源头生态屏障、服务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大局的使命担当;是发 挥**生态优势、加快绿色崛起、实现富民强市的关键路径;是提升治理能力、建设 美丽**的题中之义。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 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优的作风,推动全市 林长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奋力开创林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林长制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护绿、增绿、管绿、用 绿、活绿”的目标要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以“潇湘绿盾”为引领,更大力度深化林业资源保护管理,筑牢生态安全 屏障。一是狠抓问题整改“清仓见底”。对中央、省环保督察、森林督查、审计等反馈 的涉林问题,以及自查发现的短板弱项,要建立台账,实行挂牌督办、销号管理。 严格落实“一案双查”,既要查处违法行为,也要倒查监管责任。自然资源、林业、公 安、检察、法院等部门要紧密协作,形成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 坚决杜绝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确保问题整改经得起检验。二是推进国 土绿化“扩面提质”。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 治理。重点抓好湘江源头区域、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城镇周边、石漠化区域等关键 区域的生态修复。大力实施科学绿化,坚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推广 使用乡土树种、珍贵树种。高质量实施好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奖补项目,打造精 品示范工程。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三是强化系统保 护“严守红线”。全面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强化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执 行林地定额管理和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坚决守住林地保有量红线。持续强化自 然保护地监管,扎实推进南山国家公园创建相关工作,保护好“湘江源头”“千年鸟 道”等核心生态区域。加强湿地保护修复,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将古树名木保护摆在 突出位置,推进“一树一策”精细化保护,加快建立数字化档案和监测预警系统,传承 好绿色文脉。四是构建智慧管护“天罗地网”。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推广运用卫星遥 感、无人机巡查、智能监控、地面巡护相结合的“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体系。完善 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和护林员网格化管理制度,压实末端管护责任,打通森林 资源管护“最后一公里”。 (二)以“改革攻坚”为驱动,更强决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林业发展内生 动力。一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赋能增效”。巩固完善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成 果,着力破解林权流转不畅、融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