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 彰大会精神,总结成绩、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 聚共识、接续奋斗,巩固提升来之不易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统筹推进城乡精 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更深内涵拓展,为建设现代化新XX注入更加强劲的精神动 力、提供更加丰润的道德滋养。 刚才,会议通报了我市获得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和 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先进名单,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些为XX增光添彩的先进典 型表示崇高的敬意!会议解读了《XX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三年行动计 划(2025-2027)》,这是未来三年我们深化文明建设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大家要 认真领会、抓好落实。北塔区、市城管局、双清区小江湖街道、大祥区百春园社区 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实、很有特色,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的探索 精神,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坚定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信心决心 回首过去七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倍感自豪。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贯穿于XX高 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我们锚定“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崇高目标,坚持全域创 建、全员创建、全面创建、全程创建,全市一盘棋,干部群众一条心,克服重重 困难,啃下了不少硬骨头,最终成功摘取了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这是全市人 民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结果,成绩来 之不易,荣誉弥足珍贵! 这七年,是XX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的七年。我们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 城市更新行动,改造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 平,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宜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厕所革 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取得实效,美丽乡村建设呈现新气象。 这七年,是市民文明素养持续提升的七年。我们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好人之城”品牌更加闪 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明实践 活动蓬勃开展,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日益浓厚。市民的规则意识、公德 意识、环保意识普遍增强,礼让斑马线、排队守秩序、爱护环境等成为越来越多市 民的自觉行动。 这七年,是城市治理效能不断优化的七年。我们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 建靠民”的理念,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管理更 加精细化、法治化、智慧化,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在服务 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明创建与平安建设、法治建设、 诚信建设深度融合,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温度同步提升。 这七年,是发展软实力加速厚植的七年。文明创建极大地提振了全市上下的精 气神,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魏源“睁眼看世界”的开放精神、蔡锷将军“为四 万万人争人格”的爱国情怀等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优 良的党风政风带动了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为XX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 量,优化了营商环境,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实践证明,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满足人民美好生 活向往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工程。我们取得的经验弥足珍 贵:必须坚持思想引领,始终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必须坚持人民 至上,把为民惠民作为根本宗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必须坚 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必须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这些 宝贵经验,我们要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发扬光大。 二、认清形势、把握要求,增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中央和省委的新要 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照先进地区的新高度,我市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一 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 一是成果巩固的压力依然不小。“全国文明城市”是动态管理,不进则退,慢进也 是退。一些城市管理中的顽疾痼疾容易反弹回潮,如部分区域环境卫生脏乱差、交 通秩序混乱、占道经营、不文明养犬等问题仍需常抓不懈。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是 一个长期过程,部分市民的文明素养还有提升空间。 二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城市与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明风 尚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薄弱,陈规陋习尚未完全根除,移风 易俗任务依然艰巨。如何实现城乡文明协调发展、全域文明整体提升,是我们面临 的重要课题。 三是内涵深化的挑战依然严峻。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更好地服务中心大局,如 何更有效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如何更精准地对接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 求,如何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载体提升工作效能,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积极 探索。 四是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 展提出了更高标准。省委赋予XX新的发展定位,建设现代化新XX,不仅要有强大的 经济“硬实力”,更要有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和文明的“高素养”。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 生活、对优美环境、对优良秩序、对优质服务的期待越来越高。 同志们,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巩固提升全国 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拓展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 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深刻认识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 性,务必深刻认识到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务必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