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病”和“衙门作风”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
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我区积极谋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等关键
目标的重要阶段,我们召开此次“机关病”和“衙门作风”专项
整治工作推进会,其意义既重大又迫在眉睫。“机关病”和“衙
门作风”问题看似是机关内部的“小毛病”,实则是损害政府公
信力、疏离干群关系、妨碍区域进步的“大阻碍”。当前,我们
正处于发展的攻坚期,经济建设需要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社会
和谐需要亲民务实的干部作风,民生福祉需要公职人员将心力倾
注到为民谋利上。因此,开展“机关病”和“衙门作风”专项整
治,不仅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全区全面发
展的关键举措。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以“明白人”的眼光洞悉整治价值
(一)从执政根基看,这是巩固党的领导的“必修课”。我
们党执政的根基在于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机关病”和“衙门作
风”严重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当机关干部沾染了这些不良作
风,消极应付工作、自甘平庸、对待群众虚情假意时,党的先进
性和纯洁性就会受到质疑,党在人民心中的威望就会受损。回顾
历史,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鱼水情深,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的密切联系群众,良好的干部作风都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
要因素。如今,开展整治工作就是要让全体机关干部深刻认识到
自身作风建设与党的执政根基息息相关,从而以良好的作风赢得
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二)从发展需求看,这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加速器”。
当前,我区正致力于打造“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
发展格局,积极吸引各类资源汇聚。然而,“机关病”和“衙门
作风”却成为了发展的绊脚石。有些干部消极怠工,缺乏干事创
业的精气神,导致项目推进缓慢;有的干部推诿扯皮,使企业和
群众办事困难重重,影响了我区的投资环境。一个积极、高效、
服务型的政府,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只有彻底整治
“机关病”和“衙门作风”,才能打造出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
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才等资源,增强我区在区域竞争中的优势。
(三)从干部形象看,这是塑造干部良好形象的“整容镜”。
机关干部是党和政府形象的直接代表。“机关病”和“衙门作风”
会让干部在群众眼中的形象大打折扣。那些存在特权思想、官僚
作风的干部,会让群众对整个干部队伍产生不良印象。一个健康、
积极、为民的干部形象对于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心至关重要。开
展专项整治工作,就是要让干部们在这面“整容镜”前审视自己,
摒弃不良作风,以全新的、积极的形象展现在群众面前,重塑干
部队伍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二、明确靶向,以“狙击手”的精准锁定整治目标
(一)锁定“重点部门”,防止“源头”污染。重点部门在
区域发展和服务群众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往往是“机关病”
和“衙门作风”的高发地。要重点关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公
共服务等部门。行政审批部门要提高办事效率,杜绝拖延和推诿;
行政执法部门要规范执法行为,防止颐指气使、滥用权力;公共
服务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不能对群众搞“冷暴力”。只有从重
点部门入手,堵住不良作风的源头,才能避免“机关病”和“衙
门作风”的蔓延扩散。
(二)聚焦“重点环节”,打破“梗阻”现象。在机关工作
流程中,一些环节容易出现“机关病”和“衙门作风”问题,导
致工作流程不畅。例如,在任务分配环节,不能出现推诿扯皮的
情况,要明确职责分工;在工作执行环节,不得拖办延办,要确
保工作按时、高效完成;在服务反馈环节,不能虚情假意,要真
实地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改进。通过聚焦这些重点环节,优化工
作流程,打破工作中的“梗阻”,提升机关整体运行效率。
(三)针对“重点事项”,杜绝“形式”主义。在涉及民生
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等重点事项上,绝不
能出现“机关病”和“衙门作风”的表现。民生工程关乎群众的
切身利益,要切实把实事办好,坚决不能搞“形象工程”;重大
项目建设关系到区域的发展前景,不能空喊口号,必须扎实推进;
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调查研究,
切实解决问题。
三、探索路径,以“开拓者”的精神提高整治效能
(一)善用信息化手段,使监督更智能。借助信息化技术,
构建机关作风监督系统。将机关干部的工作绩效、群众满意度评
价、工作流程等数据纳入系统管理。通过数据分析算法,精准识
别出可能存在“机关病”和“衙门作风”的行为模式,如工作效
率长期低下、群众评价持续不佳等情况。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
术对机关干部的工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如在服务窗口是否存在
态度冷漠等情况。与各部门业务系统实现数据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