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城乡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和工作建议
一、劳动力资源情况分析
2024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XX 万人,常住人口 XX 万人,
人口净流出规模达 XX 万人,常住人口中,劳动力资源 XX 万人,
占常住人口的 XX%;其中,城乡从业人员 XX 万人(城镇 XX
万人、农村 XX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 XX%、劳动力资源的
XX%。
对人口数据及劳动力资源进行分析,得出:
第一,虽然我区人口呈净流出趋势(2024 年人口净流出 XX
万人),但常住人口中劳动力资源 2024 年较 2022 年反而增加了
XX 万人。主要是人口净流出中的非劳动力资源(18 以下、60
岁及以上)超过 1/5(占比为 24.55%)。
第二,全区从业人员近 3 年基本保持稳定,呈略微上升趋势,
与 2022 年比,2024 年从业人员增加 XX 万人。这也表明人口净
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未造成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我区大力发展
新兴产业和招才引智,吸引区外劳动力资源约 X 万人。
第三,近 3 年常住人口从业人员城乡结构比基本稳定在
31:69,2024 年较前两年城镇从业人员占比略有增长(增加 4 个
百分点),这与我区城镇化率略有提高情况相符②。
第四,2022—2024 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 3.91%、
3.92%、4.2%,控制在目标值 4.4%以内,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但城镇登记失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压力正在累积。
二、产业吸纳就业情况分析
2024 年,全区常住人口中,第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别
为 XX 万人、XX 万人、XX 万人,全区重点产业吸纳就业 XX
万人,全区城镇新增就业 XX 人。
对产业及行业吸纳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出:
第一,2024 年末,我区三次产业比为 11.8:34:54.2,从业人
员构成分别占比 19.6%、37.0%、43.4%,与产业比情况相符。
第二,2024 年末,我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XX 万人,其中,
制造业 XX 万人(占比 72.38%)、建筑业 XX 万人(占比
22.98%),该两个行业仍为第二产业中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
第三,2024 年末,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吸纳就业 XX 人,其
中“一主两辅”产业吸纳就业 XX 人,占规上工业企业吸纳就业
人数的 62.7%,成为第二产业中就业新的增长点。全区企业吸纳
就业 XX 万人,其中重点产业吸纳就业 XX 万人,占参保企业吸
纳就业人数的 43.9%,重点产业已逐步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第四,2024 年末,城镇新增就业 XX 人中,第三产业新增
就业 XX 人,占比 50.8%,成为就业增长的主引擎。其中,居民
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新增 XX 人,批发和零售业新增 XX 人,
也表明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吸纳就业的扩容能力
较强。
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2022—2024 年,XX 籍高校毕业生总数分别为 XX 人、XX
人、XX 人,2025 年将达到 XX 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分别
为 XX 人、XX 人、XX 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
分别为 95.26%、95.5%、96.15%。呈逐年上升态势,帮扶就业率
始终保持在全市第一梯队。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出:
第一,辖区内两所高校毕业生总数虽然均在 1 万人以上,但
留区就业率很低。2024 年,全区 2 所高校毕业生总数 XX 人,
留在本区就业的有 XX 人,留区就业率为 6.51%,原因主要是高
校毕业生更倾向去大城市或薪酬待遇较高的城市就业。
第二,2024 年,报考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人数达 XX 人、同
比增长 10.3%,反映出高校毕业生热衷于考研、考编、考公,普
遍存在慢就业、缓就业现象。但目前,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已
有 XX 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第三,预计 2025 年市人社局推送 XX 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
业生人数约 XX 人,比 2024 年增加 20 人左右,这部分高校毕业
生以人文社科专业的大专生居多,就业较为困难,就业帮扶压力
进一步增大。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2022-2024 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为 10.94 万人、
10.94 万人、10.90 万人,总体呈稳定态势。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出:
第一,从行业分析,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主要集中在制
造业和服务业。其中,转移到制造业就业的人数逐年下降,转移
到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转移就业情况
与制造业“智改数转”、文旅产业发展、刺激消费政策的实施相
吻合。
第二,从区域分析,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省外就业的人数
总量减少,劳动力回流现象逐渐显现。2024 年,区内转移就业
2.31 万人、占 21.33%;区外市内就业 2.56 万人,占 23.64%,其
中自流井区 1.05 万人,占 41%;市外省内就业 2.974 万人,占
27.47%,其中 XX、XX、XX5 市多达 67.96%;省外 2.98 万人,
占 27.47%,其中,广东、浙江、云南、江苏、重庆 5 省(市)
多达 82.7%。反映出一方面随着彩灯产业和方特旅游的火爆带动
了周边餐饮酒店的大力发展,吸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留在区内就
业从事餐饮和酒店服务等工作。另一方面,离家近、待遇高的周
边成都、宜宾、泸州等城市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大。
第三,从年龄分析,2024 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
50 岁以上的 4.00 万人、占 36.85%,40-49 岁的 2.54 万人、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