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专题党课: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专题党课: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 民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 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这一重 要指示精神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进一 步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极大地 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人民特质,彰显了大国领袖 深厚的人民情怀。这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锚定了 方向、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 意义。 一、深刻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 管根本的,是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 重大原则的根本点。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从政党性质 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 生。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 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政治原则。党的领导 不仅直接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和最终成 败,也直接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中国共产党是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宗旨决定了其领导 的现代化必须始终关心人民生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 忧;党矢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决定了其 领导的现代化必须始终关注人民幸福,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党 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理 想决定了其领导的现代化必须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着力推进共 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这 一路线观点决定了其领导的现代化必须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一 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让现代化建设成 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总之,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人民 至上的政党,由其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以民生为大。 (二)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根基,从制度性质上 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 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坚持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 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思想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人民 的政党,为人民谋福祉是党矢志不渝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政治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 至上,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价值取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基本经 济制度,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制度保障。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保障和改善民 生提供了巨大的物质保障。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 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促进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 求,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基本准绳。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 内在规定,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具体 化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着力增进民生福祉,致力于实现 人民的美好生活。 (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凸显了与以资本为中 心的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西方现代化的最大弊端是以资本 为中心而不是以人民为中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导致贫富 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民性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它不仅强调要牢牢坚持人民主体 地位、人民立场,也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目的,实现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和全面进步,而且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 发展。 二、准确把握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丰富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和总体目标作了明确擘画,提出“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一目标蕴涵着丰富的民生需求与建设内容。 (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 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 现代化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 点,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 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 础。同时,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 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 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民主 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 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 求和重要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必然要求 具有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民是决 定性力量,必然要求有效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人民民主促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提升国家治理的效 能,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中国式现代 化建设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持人民主体 地位,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 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三)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 现代化是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 富,也要精神财富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