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违规吃喝问题自查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关于
集中整治违规吃喝的部署要求,我支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结
合实际情况开展了违规吃喝问题专项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
告如下: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支部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传达学习上级关于集中整治违
规吃喝的通知要求。支部书记亲自部署,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
其他支委为成员的专项自查工作组,制定详细的自查工作方案,
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确保各项自查任务落实到位。
整个自查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既注重查找显性问题,又深挖
隐性违规行为,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自查工作中,我们重点围绕“相互吃”“吃公函”“吃食堂”
“吃老板”“吃下级”“一桌餐”及其他方面等 7 个重点内容开展
深入排查。通过个人自查、交叉检查、现场核查、群众监督等多
种方式,全面梳理支部党员干部在公务接待、工作餐安排、财务
报销等方面的情况。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对照集中整治重点内容逐
条进行自查自纠,深入查摆自身在违规吃喝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形成个人自查报告 XX 份。为打破人情束缚,采取交叉互查
的方式,组织各科室、各部门相互检查,重点检查财务报销凭证、
公务接待记录、工作餐安排等情况,累计检查各类凭证 200 余份。
同时,组织专项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各科室、各
部门开展实地检查,重点查看办公场所是否存放高档烟酒、办公
室是否配备酒柜等设施,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
在深化学习教育方面,利用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
组织生活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
分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党内法规,深入
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准确把握违规吃喝的认定标准
和行为边界。组织专题学习 3 次,覆盖党员干部 45 人次,确保
学习全覆盖、无遗漏。同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违规吃喝典
型案例警示教育片,通报近年来查处的违规吃喝典型案例 5 期 7
件 14 人,深入剖析案例发生的原因、性质和危害,用身边事教
育身边人。围绕“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情往来与违规吃喝的界
限”主题,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专题研讨,厘清“吃顿饭喝杯酒无
伤大雅”等错误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整治违规吃喝
的共识和合力。
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对现有的公务接待、财务管理、监督
检查等相关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完善。针对专项检查中发现的
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日常监督管理、明察暗访等制度机制,
联合党政办、财务办严抓接待审批、财务报销、经费管理等关键
环节,严格规范公务接待和工作餐管理,严肃财务纪律。制定公
务接待清单,明确用餐标准、审批权限及“八个严禁”事项,划
清正常公务接待与违规吃喝的界限。实行“一事一结”“阳光报
销”制度,要求报销凭证必须附具接待菜单、人员名单及事由
说明,确保消费透明可追溯。建立纪检、财务联动机制,通过
“双部门双审核”,对公务消费开展动态监管,从制度层面杜绝
违规吃喝问题的发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深入细致的自查,我支部发现了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
问题,主要体现在思想认识、制度机制、监督管理和具体行为等
几个方面。
一是在思想认识层面,个别党员干部对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
性和危害性认识不够深刻,存在“吃顿饭无伤大雅”“适当的人
情往来无可厚非”等错误思想。部分党员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
神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对违规吃喝的界限把握不够准确,存在侥
幸心理和模糊认识,认为只要不涉及金额巨大、不是经常性行为
就不是什么大问题。在人情往来和社交活动中,个别党员干部自
我约束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缺乏主动拒绝的勇气和决
心,认为“不近人情”会影响工作开展和人际关系。这些错误认
识反映出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有待加强,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心
不够强烈,需要通过持续的教育引导来纠正和提升。
二是在制度机制方面,现有的公务接待制度在接待标准、审
批流程、监督检查等方面还不够细化,操作性有待增强。特别是
对工作餐的标准和范围界定不够清晰,存在执行标准不统一的情
况,有时难以准确判断某些接待活动是否超出正常范围。财务报
销环节的审核还不够严格,存在凭证要素不齐全、审批手续不完
备等问题,个别报销凭证缺少详细的用餐人员名单和事由说明,
审核人员对报销内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审查不够充分。监督检查
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党员干部“八小
时外”的监督还不够有力,存在监督盲区和薄弱环节。内部监督
与外部监督结合不够紧密,群众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监督合力有
待进一步形成。
三是在监督管理方面,日常监督存在宽松软的问题,对一些
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现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