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支部书记学习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支部书记学习 2025 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 神研讨发言材料 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我们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专题学习研讨,心情非常激 动,也深感责任重大。就在两天前,也就是 7 月 14 日至 15 日, 中央时隔十年再次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 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迈入新的历 史阶段、城市发展面临深刻转型之际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它不 仅为我们未来几十年的城市发展指明了航向,更是一次回应当下 挑战、擘画未来蓝图的战略动员。作为身处国家机关的党员干部, 我们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服务者和推动者。因此,深 刻领会、准确把握并坚决贯彻会议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下面,我结合初步学习的体会,谈三点认识,与同志们交流 探讨。 一、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城市发展从“外延扩张”到“内涵 提质”的根本性转变 这次会议公报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判断,即“我国城镇化正 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 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短短一句话,精准地概括 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也揭示了我国城市发展逻辑的根本性转 变。 回望过去几十年,我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 快的城镇化奇迹。高楼拔地而起,城市版图不断“摊大饼”,GDP 和人口规模成为衡量城市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这种发展模式在 特定历史时期是必要的,它迅速提升了国家的整体面貌和综合实 力。但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不少“城市病”,比如交通拥堵、环 境污染、公共服务短缺、文化特色流失,以及“大城市容不下肉 身,小城市安放不了灵魂”的普遍焦虑。 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转变发展理念、方式、动力和工作 重心,克服浮躁情绪,树立正确政绩观,保持历史耐心,避免粗 放扩张和破坏环境。这正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 发展路径的精准定向。会议明确指出,未来的城市发展,不再是 简单追求“大”和“快”,而是要聚焦“好”和“优”。这种转变, 意味着我们的工作重心必须从过去的“铁公基”等增量建设,转 向以城市更新、生活性服务业提升、绿色低碳转型为代表的存量 提质。 “内涵发展”和“存量提质”不是空洞的口号,它要求我们 用“绣花”功夫来治理城市,用“工匠”精神来建设城市。比如, 会议重点部署的城市更新工作,就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强调“先 体检、后更新”,对城市进行系统性、精细化的“治疗”和“调 理”。它涵盖了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整治、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等方方面面,预计“十五五”期间总投资规模 将达到惊人的 4.48 万亿元。这背后蕴含的是一种全新的城市价 值观:城市是有机生命体,需要我们去呵护、去修复、去激活, 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推倒重来。作为机关干部,我们在制定政策、 审批项目时,必须牢固树立这一理念,真正做到对历史负责、对 人民负责。 二、聚焦核心,全面贯彻“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理念、 新要求 这次会议最鲜明的旗帜,就是“以人为本”,明确要建设“创 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这六 个词,构成了“人民城市”的核心内涵,也为我们各项工作树立 了清晰的价值标尺。总书记深刻指出,城市工作好不好,要看群 众口碑。这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 建设宜居城市,是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会 议强调要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 高公共服务水平,兜住民生底线。这意味着我们的工作要更加贴 近群众的“柴米油盐”和“急难愁盼”。小到一间干净的公共厕 所,大到一套完善的教育医疗体系;近到社区门口的“一刻钟便 民生活圈”,远到城乡融合发展的均衡布局,都是我们工作的着 力点。 建设韧性城市,是守住人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