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市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
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求,探索出了一条以
改革破难题、促发展的县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跻身全省县域综
合竞争力、城乡融合竞争力、宏观经济竞争力“十强县”。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三级联动”,下好改革一盘棋。坚持市、乡、
村三级联动,推动改革任务一贯到底。市委领航抓统筹。市委全
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研究建立“1+7+N”工作体系(1 个总方案、7
个专项小组、N 项配套措施),分年度制定工作要点和台账,对
重大改革事项定期研究部署、调度推进。部门协同疏堵点。组建
经济体制、民主法治等 7 个专项小组,协同破解项目审批、土地
供给等难题 17 个,治理历史遗留矿山 1.3 万亩、采煤沉陷区 2.7
万亩。乡村试点探路径。全面推行“群众点题—乡镇破题—部门
答题—市委评题”四步工作法,农村宅基地、居家养老等 76 项
微改革落地见效,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 32 万元。
强化“三单管理”,提升改革穿透力。建立任务、问题、成
效“三单”闭环机制,以任务清单明路径。梳理重点改革事项
123 项,分领域明确责任单位、预期目标和完成时限。以问题清
单补短板。推行“问题编号、整改销号、逾期预警”管理,破解
用地、融资等困难问题 27 个,保障 240 个清单管理项目落地实
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68.9 亿元。以考评清单促提升。建立进
度榜比时序、创新榜评突破、案例榜选标杆“三榜”赛马机制,
未成年人司法救助、中医药“五链融合”等经验在全省推广,县
域医共体建设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二)强化“四维赋能”,释放改革新动能。坚持系统集成
与协同高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以数智赋能提效率。
深化拓展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全面推进“大综窗”改革,17 个
“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上线运行,公共服务事项全程网上
可办率达到 100%。法治赋能优环境。推行“法治体检+合规指
导”双服务模式,组建产业链巡回法庭 6 个,开展说理式执法、
普法式检查 33 次,涉企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同比下降 43%。以金
融赋能增活力。健全“政策+平台+产品”全链条服务体系,协调
中小微企业贷款 28.8 亿元,清偿企业欠款 3300 万元。以人才赋
能强支撑。实施“一产业链一人才工程”,人才公寓建成投用,
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 137 人,成立专家工作站和名医工作
室 13 个,培育“新农人”587 名。
(三)强化“五链融合”,增强改革引领性。以政策链引领。
制定产业升级、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领域扶持政策 26 项,配
套实施细则 57 项、操作指南 82 项,有效打通改革落地“最后一
公里”。以产业链筑基。扎实开展“三引”行动,深入实施产业
赋能行动,培育规上工业企业 24 户、限上商贸企业 24 户,实施
重点产业链项目 251 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 171 亿元,2024 年,
九大重点产业链总产值突破 120 亿元。以创新链驱动。深入实施
强科技行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 1.01 亿元,推荐省市级
科技项目 9 项,培育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18 家,
砚北煤矿建成全省首个中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全省首批省级创新
型县(市)通过评估验收。以文化链铸魂。坚持品牌打造、文博
升级、案例推广、遗产活化“四轮驱动”,打造“匠心+”文化品
牌 3 个,市博物馆晋升国家二级博物馆,“命运的纸条”案例入
选全国思政教育典型经验,木版年画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