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调研报告 根据 XXX 安排,日前,XXX 牵头组织开展“打造法治化营 商环境”专项民主监督调研,县政府办、县工商联、县司法局、 县政协社会法制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调研组先后深入到 XX 镇、XX 镇等部分乡镇和县经开区,实地走访乡镇、园区和 企业,并召开多次座谈会,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 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成效 通过调研,当前我县民营经济法治环境总体良好,支持民营 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法治举措逐步完善,民营企业的法治观念 不断增强,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意识逐渐提高。民营企业的合 法权益基本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市场竞争环境较为公平有序。主 要体现在: (一)惠企政策不断完善 为优化民营经济法治环境,我县把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 条例》纳入《XX 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 XX 年工作要点》和 《XX 人民政府 XX 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印发《进一步优化 法治化营商环境 XX 条举措》,将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 员,落实落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相继出台《关于 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挥专精特新 排头兵作用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 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切实把政策优势转化为企业发 展的动力支撑,持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环境。 (二)服务企业不断升级 一是窗口服务不断升级。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设立“办不成事 反映窗口”和“企业服务专窗”,为企业办理业务开通绿色通道。 二是招工力度不断升级。县人社局针对企业缺工问题,在官方抖 音、XX 发布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用工信息,向求职者精准对接、 推荐岗位。三是联系包保不断升级。建立了为企服务联系包保机 制,对全县 647 家“四上”企业,明确包保领导、进行常态化走 访、帮扶。印发了《为企优环境企业诉求办理季度评议工作方 案》,对企业满意率低和联系包保不实的包保干部,坚决处理到 位。四是进企帮扶不断升级。县工商联积极联合县司法局、县法 院等部门,为会员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宣讲、法律知识培训讲座、 法律咨询释疑、法治体检服务,确保预防在先、化解在前,营造 良好的经营和创业法治环境。县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助推企业 守法经营,开展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改革试点,强制注销各 类企业 588 户,吊销 235 户。帮助 30 余户企业完成了异常名录 的移出或案件信息公示修复。新增授权发明专利 76 件,办理知 识产权质押贷款 42 件,帮助企业融资 28968.1 万元。 (三)法治环境不断优化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县司法局围绕“逐利执法”、执法 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执法粗暴、执法“寻租”五个方面 突出问题,深入自查自纠,推动形成民营经济执法规范化长效机 制。开展违法行政行为专项治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推动行政 诉讼和复议纠错率双下降,维护民营企业利益。组织律师进民营 企业问生产、话发展、解难题,提供法律咨询、法律风险评估、 法治体检,积极为民营企业依法经营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县 法院 2023 年度依法公正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 1681 件,案件平均 办理时间缩短至 39 天。优化收案服务,设立绿色通道和专人专 岗服务,企业立案时间明显缩短。建立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共调解处理民营企业纠纷 275 起。县检察院成立了依法护航企业 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工作专班、“检察护企”专项活动等领导小 组,在北部园区设立驻区法律服务站,执行检察官驻园轮值制度, 向企业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帮助园区内某公司解决了反映的借 款合同纠纷执行难问题,使 158 万元执行款执结到位。同时对涉 经济犯罪案件“挂案”,做到逐案跟踪、分类清理,实现涉企零 “挂案”。县公安局围绕公安执法领域行政违法 132 项免罚清单, 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做到“轻微不罚、首违不罚、无错不 罚”,在法治框架下给予企业和从业人员更多容错空间,护航企 业规范经营、更好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更好,没有 最好。虽然我县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 进步,但在调研中,我们依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法治保障存短板。一是监管执法有待规范。在调研过 程中部分企业反映,因企业才刚刚成立,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