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区政法委书记在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服务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区政法委书记在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服务会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服务工作会议,主要 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政法工作、社区矫正 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区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 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合力,推动我区社区矫正工作 再上新台阶。社区矫正工作是新时代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重要举措,既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也关系到矫正对象的教育 改造和顺利回归社会。在座的各位,有的是负责统筹协调的政法 委班子成员,有的是承担具体工作的乡镇(街道)书记主任和相 关区直部门负责人,还有的是社区矫正对象代表。大家的角色不 同、职责各异,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把社区矫正工作做好,为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 XX、法治 XX 贡献力量。下面,我讲六点 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社区矫正工作时代价值 社区矫正工作看似平凡,实则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一项严肃 的执法活动,更是一项特殊的社会治理工作,涉及到法律实施、 社会稳定、人权保障等多个层面。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 深刻认识其在新时代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一)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防线 社会稳定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而社区矫正工作正是维护 社会稳定的关键一环。一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前沿阵地。社区矫正 对象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虽然没有在监狱服刑,但仍处 于刑罚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再犯罪风险。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就能将这部分风险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风险外溢、 扩散,成为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前沿阵地。二是遏制重新犯罪的 重要手段。通过科学规范的矫正措施,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悔 罪、矫正恶习、提升素养,能够有效降低其重新犯罪率。据统计, 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地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明显低于未开展或 开展不好的地区,这充分说明社区矫正在遏制重新犯罪方面的重 要作用。三是保障公共安全的坚实屏障。社区矫正对象生活在社 会中,其行为直接关系到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他们 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扶救助,能确保他们在法律的框架内 生活,不发生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 实的安全屏障。 (二)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社区矫正工作是 法治建设在基层的具体实践,是衡量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尺。一是 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 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宽”的一面,对于那些犯罪情节较 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罪犯,给予他们在社会中接受改造的机会, 既体现了法律的温度,又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实现了惩罚与教育 的有机统一。二是完善刑罚执行体系的必然要求。刑罚执行是法 治链条的重要环节,社区矫正填补了非监禁刑罚执行的空白,使 我国刑罚执行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它与监禁刑相互补充、 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刑罚执行体系,推动了刑罚执行工 作的规范化、法治化。三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径。社区矫 正工作严格依法进行,全过程接受监督,确保执法公正透明。通 过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管理和帮扶,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公 正和社会的关怀,从而增强对司法机关的信任,提升司法公信力。 (三)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社会和谐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社区矫正工作通过教 育改造矫正对象,帮助他们修复社会关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 要手段。一是修复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许多矫正对象之所以犯 罪,往往与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等不和谐有关。在社区矫正过程 中,我们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家庭调解等工作,帮助他们化解矛 盾、修复关系,使他们能够重新融入家庭、融入社会,减少社会 对立面。二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力抓手。矫正对象在服刑前可能 给被害人及其家庭带来了伤害,在社区矫正期间,我们积极引导 他们承担责任、弥补损失,开展刑事和解等工作,能够有效化解 因犯罪行为引发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三是营 造友善氛围的积极举措。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向社会传递了宽 容、关爱、帮助的理念,有助于营造人人向善、互帮互助的社会 氛围。当矫正对象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接纳时,他们也会用积极 的行动回报社会,形成良性互动。 (四)助力平安建设的坚实基础 平安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社区矫正工作通过对矫正对象 的有效管理和教育,减少不稳定因素,为平安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减少不稳定因素的重要保障。如果社区矫正工作不到位,矫 正对象容易脱管失控,甚至重新犯罪,给社会带来新的不稳定因 素。做好社区矫正工作,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 为平安建设扫清障碍。二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具体实践。社区 矫正工作主要在基层开展,需要乡镇(街道)、村(社区)、相关 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这是对基层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 和锻炼。通过做好这项工作,能够提升基层组织协调各方、化解 矛盾、服务群众的能力,推动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增强 群众安全感的现实需要。群众的安全感来自于社会的稳定有序。 当社区矫正对象得到有效管理和教育,不再对社会构成威胁时, 群众的安全感自然会增强。我们要通过扎实的社区矫正工作,让 群众切实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 二、压实工作责任,全面落实社区矫正工作各项任务 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关键在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自 身职责,强化担当作为,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确保社区矫 正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一)严格监管管控,筑牢矫正安全防线 监管管控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环节,必须从严从实抓好, 确保矫正对象不脱管、不漏管、不重新犯罪。一是完善监管机制, 实现动态掌控。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对 矫正对象进行实时定位、轨迹查询,及时掌握他们的活动情况。 同时,定期开展走访排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做 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充分利 用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电子腕带等科技设备,提高监管的精 准性和有效性。加强对科技设备使用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正 常运行,数据准确无误。三是加强日常巡查,消除监管盲区。乡 镇(街道)司法所要不定期对矫正对象进行实地巡查,特别是对 重点对象、有不稳定苗头的对象,要加大巡查频次。对矫正对象 的工作、生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