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 2025 年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分
析报告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
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2025 年上半年,县民政局在县委、
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民政
中心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意识形态领
域各项工作,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现
将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总体态势
(一)工作成效显著,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上半年,县
民政局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主流思想舆论得到进一
步巩固和壮大。一是理论学习成效明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
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民政工作
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
一课”的重要内容,上半年共组织集中学习*次,专题研讨*次,
通过学习,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对意识
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二是宣传引导有力有效。充分
利用民政系统各类宣传阵地,如微信、宣传栏等,广泛宣传民政
政策、工作动态和先进典型事迹。上半年共发布微信推文*篇,
制作宣传栏*期,其中多篇推文被上级媒体转载,有效传播了民
政声音,展示了民政形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文化
活动丰富多彩。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
活动,如“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通过这些
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
富了干部职工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县民政局高度重
视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主要领
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一是
明确责任分工。制定了《县民政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
案》,明确了局党组、党组书记、分管领导和各科室在意识形态
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领
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民政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同检查、同考核。二是加强分析研判。建立了意识形态工作分析
研判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对民政领
域意识形态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上
半年共召开分析研判会*次,形成分析研判报告**篇。三是强化
监督检查。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将
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干部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对意识形态
工作不力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问责。
(三)网络意识增强,舆情应对能力提升。随着互联网的快
速发展,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县民政局高度重视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管理,提高舆情应
对能力。一是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积极运营民政微信,及时发
布民政政策、工作动态等信息,回应群众关切。同时,加强对民
政系统其他网络平台的管理,确保网络平台安全有序运行。二是
加强舆情监测。安排专人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涉
及民政领域的网络舆情信息。上半年共监测到涉及民政领域的网
络舆情信息*条,均及时进行了处理。三是提高舆情应对能力。
制定了《县民政局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明确了舆情应对的流程
和责任分工。在面对网络舆情时,能够迅速响应,及时发布权威
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舆论。上半年成功处置了[*]起
网络舆情事件,未引发不良影响。
二、存在的风险隐患及问题
(一)民政业务工作中的意识形态问题需关注。民政工作涉
及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
相关。在业务工作中,一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可能会引发部
分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从而产生意识形态方面的风险。例如,
在殡葬改革工作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群众对生态安葬
等新型殡葬方式接受程度较低,可能会对改革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在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中,一些非法社会组织可能会利用民政部门
登记管理的漏洞,开展违法违规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
稳定。
(二)干部职工意识形态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干部职工对意
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意识形态的思想。
在面对复杂的意识形态形势时,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力,不
能及时发现和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同时,一些干部职
工的宣传引导能力较弱,在宣传民生政策、传播正能量时,方
式方法不够灵活多样,效果不够理想。此外,随着新媒体的快速
发展,部分干部职工对网络传播规律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