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中心组发言:引领城市复兴的战略纲领,扛牢善治为民的时代担当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中心组发言:引领城市复兴的战略纲领,扛牢 善治为民的时代担当 同志们: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城镇化进入转型提质新阶段、中 国式现代化建设迈向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 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系统 总结了新时代城市发展成就,深刻阐述了做好城市工作的重大理 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 重要原则和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 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与里程碑 意义,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切实增强做好城市工作的政治自觉、 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 XX 县城市高质量 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下面,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同志们 参考。 一、深学细悟,精研内涵,筑牢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之路的理 论根基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 论述的集中体现和新发展,是引领我国城市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科 学指引和宏伟蓝图。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其精髓要义与实践要 求,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尤其要精准理解会议提 出的“一个总体要求、五个转变方向、七大重点任务”的战略部 署。 (一)深刻领悟核心要义,把牢城市发展的“定盘星”。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重要论断, 为我们廓清了方向迷雾。会议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 为人民”是根本立场,必须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这 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城市工作的本质是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 空间、提供高效能治理服务。具体到实践层面,其一,要深刻把 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确保城市工作 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将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各个环节,以党建 引领凝聚各方力量、破解发展难题。其二,要精准锚定“以推动 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要求。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坚决摒 弃过去重规模扩张、轻内涵提升的惯性思维,着力在优化空间布 局、提升功能品质、增强发展动能上下功夫,推动城市发展模式 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其三,要紧扣“坚持城市内涵式 发展为主线”的主攻方向。这要求我们把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 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作为核心目标,致力于优化经济结构、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公共服务、改善生态环境,让城市发展成果 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其四,要切实用好“推进城市更新为 重要抓手”的实践路径。这不仅是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的必然选择, 也是解决当前各类“城市病”、激发老城区新活力的关键举措, 要系统谋划、综合施策。 (二)精准把握实践指向,校准工作推进的“坐标系”。会 议强调的“五个转变”,精准切脉了我国城市发展新阶段的基本 特征和内在要求。对于 XX 而言,这既是深刻警醒,更是行动指 南。其一,深刻理解“从注重规模速度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 变”。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唯 GDP、重建设轻管理的 观念,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改善民生福祉上 来,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条件下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必须集约 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现代服务业。其二,牢牢把握“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更加注重内涵 提升转变”。我们必须把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作为主战场, 大力提升建成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环境品质,特别是在改善人居 环境上下功夫,通过精细化的城市设计和管理,塑造宜居、宜业、 宜游的城市空间。其三,主动适应“从注重政府作用向更加注重 多元参与转变”。这要求我们在城市治理中更好发挥市场和社会 力量作用,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激发全社会 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家园的热情和创造力。其四,准确认识“从注 重条块分割向更加注重统筹协调转变”。这要求我们打破部门壁 垒,强化政策协同和资源整合,将城市视为有机生命体进行系统 治理、协同发力,形成高效顺畅的“大城管”格局。其五,坚定 推进“从注重解决显性问题向更加注重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转变”。 必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持续抓好城市安全风险尤其是建 筑安全、消防安全、防汛安全、生命线工程安全的排查整治,筑 牢城市安全运行屏障。 (三)系统对标时代要求,绘就 XX实践的“路线图”。中央 部署的“七大重点任务”,构成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完整体 系,每一项都关乎全局、意义重大。对我们县级层面,既要立足 当下实际,又要着眼长远发展。一是“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是 基础支撑。要积极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主动对接中原城市群 和 XX 市都市圈规划,审视自身在区域分工中的定位。同时,要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深化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融合发展。在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上,需要更精准的政策支持和可持续的 服务保障。二是“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是动力引擎。我们 要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和吸引人才的制度环境、 城市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符合县域比较优势的新质生产力。要以 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为城市发展增动力、添活力,通过 高质量城市更新盘活存量空间,激发创新创业潜能。三是“建设 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是目标归宿。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城 市功能区布局,强化交通网络与用地开发的协调。深入实施房地 产发展新模式,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补齐社区 公共服务短板,提升“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水平,切实做到“房 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四是“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 市”是鲜明底色。要持续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在空气治理、 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下更大功夫。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塑造更具魅力的城市生态景观。五是“建设 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是基本保障。必须系统推进城市生命线安 全工程建设,加快老旧管网升级改造,严格建筑安全管理,科学 统筹防洪排涝体系完善,加强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构建全方 位治安防控体系。六是“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是价值追求。 要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和风貌保护,留住城市记忆。大力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 城市文明程度。七是“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是提升路径。 要深化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优化市民服务体系,让城 市运行更聪明、更智慧。 二、聚焦重点,攻坚突破,擘画 XX 特色城市更新的壮美图 景 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