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坚持高质量发展 彰显新时代国企
责任担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重点研读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这是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
作的关键一课。文选的深邃思想与战略擘画,为我们准确把握新
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根
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时代课题是理论创
新的驱动力”,当前我们正处于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谋划
“十五五”开局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
业发展转型压力,学深悟透《习近平经济文选》蕴含的立场观点
方法,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前瞻性。这要求我们必须以
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把学习
成果转化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结合集团实际,我谈几
点学习体会。
一、固本强基: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之“魂”铸牢集团发展之
“锚”
深入研读《习近平经济文选》,深切感受到贯穿始终的“变”
与“不变”的科学方法论,这是我们理解发展大势、把准前进方
向的根本依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
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新阶段发展的本
质要求。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对于我们集团而言,必须在
历史方位的深刻变迁中,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和政治定力,准确识
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将思想的伟力转化为发展的硬实力,
确保集团这艘巨轮在风雨洗礼中行稳致远。
(一)铸魂:坚守“两个核心”引领发展航向不动摇。方向
决定道路,旗帜引领未来。习近平经济思想最核心的要义,在于
始终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我们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对集团而言,必须将党的领
导贯穿于改革发展、战略谋划、生产经营、风险管控的全过程各
环节,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在集团不折不
扣落到实处。这是集团作为国有骨干企业的政治底色,是确保发
展航向永不偏离的根本政治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体现了我们党永恒的价值追
求。集团的发展根基在于人民、力量源于职工。我们要将不断满
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
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着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更加安
全、健康、体面的工作环境。要将企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职
工,增强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起团结
奋斗的强大合力,不断厚植党执政兴国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要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资源安全中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深刻理解“两个核心”的内在统一性。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根
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福祉;坚持人民至上,必须依靠党的坚强领导
才能实现。两者统一于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要在完善
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把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
落实的作用制度化程序化具体化。要在落实发展战略中体现以人
民为中心,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投资决策、绩效考核的重要考量。
要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体系,畅通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监督渠道,确
保集团重大决策反映职工根本利益,汇聚最大公约数。
(二)明理:深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与根本遵循。发展
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
问题”,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必须完整、
准确、全面把握其精髓,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对集团提出的新要
求、带来的新机遇、赋予的新使命。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必然
性与战略紧迫性。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地缘政治深刻变
化,全球资源竞争加剧,叠加“双碳”目标的刚性约束,我国经
济发展进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阶段。深刻把握高
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
这意味着必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努力在关键
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突破,摆脱对传统路径的依赖。高质量发展
是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的发展。这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发展不平衡问
题,优化产业布局、区域布局和资源配比,推动各业务板块、区
域公司协同并进,实现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
相统一。高质量发展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这倒逼我们必须彻底转变发展方式,将绿色低碳
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高质量发展是开放成为必由之路的发展。
要求我们以更开阔的视野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在更大范
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两个市
场、两种资源。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要求我
们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推动共同富裕中展现担当。新发展理念
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指引集团转型升级的总纲领,必须一体
践行、一体落实。摒弃“唯规模论”“唯速度论”的陈旧观念,
树立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政绩观。
(三)鼎新:以绿色转型锻造核心竞争优势。绿色是高质量
发展的鲜明底色,也是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推动经
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要
求我们必须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集团发展方式的系统性变革,全
面融入战略决策、资源配置、生产流程和管理体系。深刻理解绿
色转型的战略意义。环境保护法规日趋严格,国际“绿色壁垒”
不断加高,市场对绿色产品和供应链要求不断提升。绿色转型已
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发展的“必答题”,更是塑造长远
竞争力的“抢答题”。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要围绕“双碳”
目标,严格落实国家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向碳排放总量
和强度“双控”转变的部署,制定更加积极的内部减碳目标和行
动计划。深入实施绿色矿山建设行动计划,推广资源节约集约开
采技术,提高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生态扰
动和地质灾害风险。大力提升冶炼加工环节的绿色化水平,推广
应用高效清洁冶炼技术、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短流程工艺,
持续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打造全生命周
期的绿色产品供应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深刻认识“垃圾是
放错位置的资源”,将资源循环利用视为保障资源安全的第二矿
山。加大科技投入,重点突破尾矿、赤泥、冶炼渣等大宗固废高
值化、规模化综合利用技术瓶颈。完善集团内部资源循环利用体
系,构建跨产业协同循环链条。积极开展城市矿产资源回收利用
业务布局,提升二次资源保障能力。构建覆盖资源开采、加工利
用、废弃资源回收、再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