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委社会工作部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委社会工作部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2025 年上半年,县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 中全会精神,紧扣“抓党建、强基础、促治理、惠民生”主线, 以“红色引擎”激活基层动能,以“先锋力量”厚植为民情怀, 在强化政治引领、深化思想淬炼、夯实组织根基、推动融合发展 中探索实践,为全县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铸魂工程”强基,在深学细悟中筑牢政治忠诚 今年以来,部领导班子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思 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通过“专题学+实践悟+常态测”三维 联动,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一是“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 制度,上半年召开部务会 12 次,其中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社会工作重要论述 6 次,覆盖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机关干部。 3 月,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契机,部主要领导带头讲授《从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看基层社工的政治担当》专题党课, 结合我县“社区物业矛盾调解”“新就业群体服务”等典型案例, 剖析“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具体要求,现 场互动问答 17 人次,党员干部普遍反映“既有理论高度,又有 实践温度”。4 月,组织机关党支部与城关街道南环路社区党委 开展“联学共建”,邀请县委党校专家围绕“新时代社会治理中 的党建引领”作专题辅导,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党员代 表共 80 余人参与,课后收集学习心得 42 篇,其中 3 篇被《XX 党建》转载。 二是“沉浸式”学习激活“源动力”。改变“会议室集中学” 的单一模式,创新“行走的课堂”。5 月,组织全体党员赴县烈 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践行初心使命”主题党日,邀请 92 岁老党员张守田讲述解放战争时期“地下交通站”的故事。 “当时我们传递情报,靠的是对党的绝对忠诚,现在你们做社工, 也要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老人的话语让在场党员红 了眼眶,3 名青年党员现场递交《为民服务承诺书》。6 月,结合 “安全生产月”,联合县应急管理局开展“党建+安全”实践活动, 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工业园区,为企业职工讲解消防知识、排查 安全隐患,累计服务企业 23 家,解决消防通道堵塞、用电线路 老化等问题 11 个,用实际行动诠释“学用结合”。 三是“以考促学”检验“学习实效”。建立“周测月评”机 制,每周五下午开展“微课堂”测试,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大报告、 社工专业术语、最新政策文件等,上半年累计测试 24 次,平均 分从 82 分提升至 91 分;每月末组织“理论知识竞赛”,通过“线 上答题+线下抢答”形式,评选“学习之星”12 名,其中 2 名同 志因表现突出被推荐参加全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知识竞赛,分获二、三等奖。通过常态化考核, 机关干部“比学赶超”氛围愈发浓厚,2 名年轻干部在学习笔记 中写道:“以前觉得理论学习枯燥,现在发现每学一个知识点, 就多了一把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 二、以“强基固本”聚力,在强筋壮骨中建强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神经末梢”。今年以来,部里坚持大抓 基层导向,聚焦“标准化建设、精细化服务、品牌化打造”三大 目标,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是“清单化”推进支部建设提质。 制定《社工系统党支 部标准化建设操作手册》,细化“组织生活、队伍建设、服务群 众、运行机制、基础保障”5 大类 23 项指标,建立“月调度、 季考评、年验收”机制。上半年,对全县 12 个乡镇(街道)社 工站党支部、8 个城市社区党委开展“拉网式”督查,发现并整 改台账记录不规范、主题党日形式单一等问题 37 个。其中,针 对 XX 镇社工站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利用率低”问题,部里协调 县文旅局捐赠图书 200 册,指导打造“社工书吧”,每月开展“读 书分享会”,现在该支部活动室日均接待党员群众 15 人次,成为 周边群众的“精神驿站”。截至 6 月底,全县社工系统党支部达 标率从年初的 85%提升至 97%,2 个党支部被评为“县级先进基 层党组织”。 二是“精准化”整顿软弱涣散组织。 对照“班子不健全、 引领力不足、群众意见大”等 5 类问题,通过“群众提、自己找、 上级点”方式,精准摸排出 3 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XX 乡社 工站党支部、XX 社区第二党支部、XX 社会组织党支部)。建立 “一名部领导包联、一个县直单位结对、一名第一书记驻点” 帮扶机制,量身定制整改方案。例如,针对 XX 乡社工站党支 部“服务群众能力弱”问题,部里选派县社会工作协会会长、高 级社工师李芳担任“党建指导员”,带领支部党员开展“敲门行 动”,走访农户 400 余户,梳理出“留守老人就医难”“儿童课后 托管缺”等 8 类问题,协调卫生院开设“流动诊疗车”、联系志 愿者组建“四点半课堂”,仅 2 个月就解决实际问题 6 个,群众 满意度从整改前的 62%提升至 91%。6 月中旬,县委组织部对该 支部进行“回头看”,评价为“整改彻底、成效显著”。 三是“全链条”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严把发展党员“入口 关”,上半年新发展党员 11 名(其中 35 岁以下 8 名,占比 72.7%;本科以上学历 9 名,占比 81.8%),均为一线社工、社区 工作者中的优秀分子。创新“导师制”培养模式,为每名新党员 配备 1 名“双导师”(1 名资深党员+1 名业务骨干),通过“跟岗 锻炼、案例教学、谈心谈话”等方式加速成长。例如,新党员小 王是去年入职的社区工作者,导师、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老 李带着他走街串巷,手把手教他调解邻里纠纷、组织文化活动, 小王很快成长为社区的“调解能手”,上半年成功化解居民矛盾 12 起,被社区居民称为“小太阳”。同时,严格落实“三会一 课”、谈心谈话等制度,上半年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出勤率达 98.6%,较去年同期提升 5.2 个百分点。 三、以“融合共进”赋能,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推动党建与社 会工作深度融合,以“红色动能”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一是“党建+基层治理”,架起党群“连心桥”。推广“红色 议事厅”模式,在全县 15 个社区、23 个村建立“党员代表+居 民代表+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