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的战略高度,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了对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系统把握。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推动文化繁 荣、建设文化强国这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进行了系统性阐述,为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纲领性任务提供了理论遵循。要 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战略考量、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全面贯彻 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筑牢强国建设、民族 复兴的文化根基。 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及其新时代表达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纲要》在“推动文化 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一章开篇强调,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 文化奋进的历史。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以 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人的文 化使命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面对近代以来 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境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肩负 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同时,也承担着建设中华 民族的新文化的文化使命,致力于“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 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以文化 建设引领前进方向,以文化发展凝聚奋斗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 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用革命文化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 百折不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强调要“改变经济 落后和文化落后的面貌”,并提出“科学文化现代化”的重要目 标,激发起全国人民共同建设新中国的雄心壮志。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强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注入磅礴动力。结合时代变化和时代发展,中国共产党与时俱 进地确立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 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 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 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 目标的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纲要》指出,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繁荣兴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文化 强国”,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 义文化新辉煌”,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目标任务的认识一以贯之、 持续深化。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 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明确要求,强调要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 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深刻阐明了我们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新 时代的文化使命的提出,根植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我 们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 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效显著,文明根脉焕发新生,文化 事业产业日益繁荣,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意识形态 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 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焕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纲领性目标,指明了 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要求,构成中国共产党 人文化使命的新时代表达。 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原则遵循 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 性认识,而且面对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过程中的重大基本问题, 特别是如何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国际和国内的关系、历 史和现实的关系等问题,深刻阐释了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 容、坚持守正创新这三个基本原则,为我们更好担负新时代的文 化使命提供了原则遵循。 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是担负新时代的文 化使命的根本基点。《纲要》强调,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 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 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 以“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所取得的成功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的, 也是当代的;它是中华民族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的文化基础,并 且蕴含着破解当今时代中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思想 解答,为坚定文化自信和巩固文化主体性奠定深厚基础。坚定文 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精 神上的独立自主要求我们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 而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本身,用中国道理总 结好中国经验并使之提升为中国理论。 秉持开放包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 命的本质要求。《纲要》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 而丰富。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 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 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形成“各 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格局。担负新 时代的文化使命,既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 量,也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 秉持精神上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以有利的时代条件努力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着力创造一系列 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和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和创造具有强大思想 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守正创新,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是担负 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重要思想方法。拥有日新理念、变通思想、 革故传统、维新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以其内蕴的创新 原则和创新方法,指引着中华文明在变革中拒绝僵化、在发展中 向未来敞开;还以一种温故知新、返本开新、继往开来式的方式 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