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经验做法:县四举措推动耕地保护制度落地落实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经验做法:县四举措推动耕地保护制度落地落 实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保 障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维护耕地生态,是关乎全县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以及民生福祉的大事。为切实推动最严 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地落实,我县立足实际,积极探索,采取了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全力守护好这片珍贵的耕地资源。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耕地保护责任体系 (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为确保耕地保护工作有序推 进,我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和 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耕地保护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耕地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统筹 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 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在面对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耕地保护 难题时,领导小组能够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会商,明确各自职 责,制定解决方案,有效避免了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现象,提高 了工作效率。 (二)明确各级责任分工。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 原则,将耕地保护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到乡镇、村组,明确各级政 府和相关部门的耕地保护责任。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耕地保 护目标责任书,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指标纳入乡 镇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各乡镇政府也与村组签订责任书,将责任进一步细化到具体地块 和责任人。同时,明确国土、农业、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的职 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耕地保护工作合力。国土部 门负责耕地数量和质量的监测监管,农业部门负责指导耕地质量 提升和农业结构调整,水利部门负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 环保部门负责耕地生态环境保护等。 (三)加强监督考核问责。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监督考核机制, 加强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耕地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对耕 地保护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 政绩考核、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对耕地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单 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完成耕地保护目标任务、耕地 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严格 的监督考核问责,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耕地保护责 任意识,确保了耕地保护工作的有效落实。例如,某乡镇因在耕 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监管不力、出现违法占用耕地行为,被全县通 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处理,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 用。 二、严格用途管制,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一)加强规划引领和管控。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合理 确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将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具体 地块,绘制耕地保护“一张图”,实现耕地保护信息化、精准化 管理。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耕 地资源承载能力,优化耕地布局,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 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 质量不降低。同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及 时调整完善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例如,在某区域 的规划调整中,充分考虑了当地耕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避 免了因规划不合理导致的耕地破坏和浪费。 (二)规范建设项目用地审批。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和审批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用地选址、规模、用地性质等方面 的审查,确保建设项目符合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对涉 及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优先使用存量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尽 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按照“占一补一、占 优补优”的原则,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确保补充耕地数量相 等、质量相当。同时,加强对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后的监管,防止 建设项目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超面积占用耕地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比如,在某工业项目用地审批过程中,严格审查项目用地规模和 用地性质,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减少了耕地占用面积,同时要求 项目业主按照规定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 (三)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执法 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国土、农业、公安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加大 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查处力度。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 查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耕地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制止 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对发现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依法依规严肃 查处,该拆除的坚决拆除,该复垦的及时复垦,该追究责任的 坚决追究责任。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