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经开区防汛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防汛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最
新部署要求,结合当前我区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全区的防汛工作进行再分析、再动
员、再压实。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是一年之中降雨最集中、强度
最大、风险最高的时期。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的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多发频发。XX经
开区作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地理位置临海,地势低洼,域内
河网水系复杂;同时,我们这里产业高度集聚,特别是石化、精细化工等重点企
业星罗棋布,管廊纵横交错。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产业布局,决定了我们的防
汛工作,不仅是一项常规性的季节性工作,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它直接关系
到我们区内数十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关系到数百家企业的正常生产经
营,更直接关系到我们来之不易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防汛工作是天大的事,容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全
区上下要立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人民至
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刻汲取近年来国内外因极端天气造成重大损失的惨痛教
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将防汛备汛工作作为当
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抓紧、抓细、抓实。
一、肯定成绩,更要正视问题,深刻认识当前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过去一段时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防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
们开展了防台风综合演练,检验了应急响应机制;推进了一系列基础设施改造工
程,比如备受关注的中华路排水改造工程和雨水管网、污水管线工程这些都在为
提升我区整体防洪排涝能力打下基础。各部门、各单位也按照部署,开展了隐患排
查、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等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是,同志们,我们绝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簿上沾沾自喜。我们必须用最挑剔
的眼光审视自身,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这些问题,有些是历史遗留的“旧
账”,有些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忧”,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它们、解决它们,它们就
可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冲垮我们防线的“蚁穴”。根据近期排查和有关分析,我认为当前
我区的防汛工作至少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薄弱环节:
第一,思想认识上存在“麻痹点”。随着前几年汛期平稳度过,部分干部群众中
产生了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为“极端天气是小概率事件,不会就那么巧发生在
我们这里”。这种思想非常危险!一些企业的负责人,重生产、轻安全,对防汛工
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落实不到位。更有甚者,对发布的预警信息不以为
然,应急预案形同虚设。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任何的侥幸都是
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极端不负责任。
第二,基础设施上存在“薄弱点”。虽然我们实施了一些改造工程,但必须承
认,我区部分区域的防洪排涝体系仍有欠账。一些老旧城区的排水管网标准偏
低,排涝能力依然不足;一些历史形成的险工险段、砂基砂堤等隐患,尚未得到根
治;部分跨汛期施工项目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自身就构成了防汛风险源。特别
是,辽宁省内过去一些水毁工程修复不彻底的教训,我们必须引以为戒,确保我们
的工程建设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第三,应急准备上存在“风险点”。一是物资储备体系不够完善。虽然我们储备
了11大类、89种救援物资,但还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些物资具体存放在哪
里?GPS坐标是否清晰明确应急调运的优先路线图是否制定并为所有单位熟知我们
的储备是否做到了动态管理、按需更新部分物资是否存在老化问题。二是隐患排查
整改不够彻底。在我们2024年的安全生产检查中,虽然整改了大量隐患,但我们必
须扪心自问:针对防汛的专项检查是否覆盖了所有角落低洼地带、地下空间、危化
品储罐区、在建工地深基坑等高风险点位的巡查是否真正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
底”排查出的隐患是否建立了闭环整改销号制度是否存在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整改的
问题。
第四,责任落实上存在“中空点”。“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口号我们年年讲,但
有没有真正做到压力层层传导特别是企业的主体责任,是我们防汛链条中至关重要
的一环。目前,我们对企业防汛责任的考核和奖惩机制还不够具体、不够有力。一
些企业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应急预案一锁柜中、演练走个过场,缺乏实战能力。
我们有没有对责任不落实的企业进行过严肃通报和处理。如果责任这根链条在企业
这个环节松动甚至断裂,我们整个防汛体系的效能就会大打折扣。
同志们,这些问题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必须立刻着手解决的现实课题。我
们必须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全
一些,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畏难情绪,以万全之策应对万一可能,以万
分努力确保万无一失。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以全链条闭环管理筑牢防汛“铜墙铁壁”
打赢防汛这场硬仗,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全链条发力。按照“预字当先、实字托
底、责字压实”的总体要求,我强调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预”字上下真功夫,掌握信息主动权,坚决打好防汛“主动战”。防汛
救灾,信息是生命,预警是关键。我们不能被动地等雨来、等水涨,必须把工作重
心前置,实现从“被动抗灾”向“主动防灾”的根本性转变。
一要让监测预警“耳聪目明”。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预报预警的
精准度和时效性。要与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更加紧密的联动机制,实
现信息共享、实时会商。要加快推进我区水文监测系统的现代化升级,积极探索应
用基于物联网(IoT)、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3S”一体化监测技
术实现对降雨量、河道水位、管网流速、洼地积水深度等关键数据的实时、自动、
精准监控。我们的目标是,气象预报要精确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