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公司清廉国企
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公司清廉国企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市委关于清廉建设的决策部
署,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推动公司清廉国
企建设向纵深发展。刚才,我们一同观看了清廉建设微视频,党委巡察办通报了上
半年工作情况,几个部门和分公司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驻公司纪检监察组的同志
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纵深推进清廉国企建设的重大意义
清廉是国有企业的鲜明底色,也是核心竞争力。推进清廉国企建设,是具体的
政治要求,是严肃的政治任务,更是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政治保障。我们必
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推进清廉国企建
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纵深推进清廉国企建设,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
护”的政治检验。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
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确保国有企业姓党为公、风清气正,直接关系
到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推进清廉国企建设,本质上就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
命,核心在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公司上下要深刻认识到,抓好
清廉建设不是一项普通的业务工作,而是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我们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体现着对党的忠诚度,检验着我们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
执行力。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清廉要求贯穿于公司治理、经营管理、改革
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公司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以清廉建设的实际成
效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二)纵深推进清廉国企建设,是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
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事
业就兴。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声誉和信用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清廉的政治生态
和经营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干事
创业的强大合力;能够有效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合规风险、道德风险,增强企业的
内生动力和市场信誉。上半年,公司将清廉国企建设与“合规宣讲年”“协同联动年”“效
率提升年”三大专项行动深度融合,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实践证明,抓好清廉建
设,就能营造出唯实争先的良好氛围,就能增强企业的生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
力。我们必须把清廉建设作为一项固本培元、赋能增效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激
浊扬清、正本清源,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三)纵深推进清廉国企建设,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三不
腐”方针方略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
有的决心和力度正风肃纪反腐,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清廉国企建
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不腐”一体推进在国企领域的具体
化、实践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金融领域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
杂,廉洁风险无处不在。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围猎”的陷阱,给国家和企业造成难
以挽回的损失。我们必须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
肃纪,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将严
密的制度、严格的执行、严厉的惩处和深入骨髓的廉洁教育结合起来,打好反腐败
斗争的攻坚战、持久战。
二、坚持问题导向,清醒认识当前清廉国企建设存在的短板弱项
上半年,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驻公司纪检监察组的有力监督下,在全体干
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清廉国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们的政治引领更加
有力,管党治党责任进一步压实;我们探索形成了具有*公司特色的发展路径,在服
务地方经济、市属国企和上市公司方面实现了更广覆盖;我们的数字化转型和协同
联动能力得到提升;我们的廉洁文化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清风课堂”、家庭助廉、廉
洁微电影等品牌效应初步显现。这些成绩的取得,值得充分肯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清醒地、客观地、深刻地审
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只有敢于直面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
题。从上半年巡察、审计和日常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从刚才通报和大家交流的情
况来看,我们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弱项。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上热下
冷”的温差。从公司党委层面,对清廉国企建设高度重视,反复强调、持续部署。但
传导到一些基层单位和部门,存在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入的问题。有的单位负责
人把清廉建设看作是纪检部门的事,认为与己无关,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
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有的同志仅仅满足于“不出事”,缺乏主动作为、争先创优
的意识,满足于开会发文、传达学习,对如何结合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
作,思考不深、办法不多。这种思想上的偏差,是行动上落差的根源。二是在文化
建设上,还存在“形式单一”的短板。虽然我们开展了不少廉洁文化活动,但从整体效
果看,创新性、吸引力、感染力还有待提升。一些活动仍然停留在“读读报、看看
片、听听课”的传统模式,与业务特点、岗位风险、员工思想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廉
洁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不足,没有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距离“不想腐”的
思想自觉还有差距。三是在监督执法上,还存在“手段乏力”的瓶颈。对基层的监督指
导力度有待加强,监督检查多集中在财务报销、制度执行等显性问题上,对干部的
思想动态、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隐性”问题的监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监督手段
也比较单一,过于依赖传统的听汇报、查台账,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
手段进行监督的能力还很欠缺,对权力运行的动态监测和精准预警能力不足,导致
监督的震慑力、穿透力不够。四是在风险防控上,还存在“存在盲区”的隐患。随着公
司业务的不断创新,一些新兴业务领域、关键业务环节的廉洁风险识别和防控措施
未能完全跟上。比如,在投行、资管、自营等业务链条中,对利益输送、信息泄露
等廉洁风险的动态排查和预警机制还不够健全。对“关键少数”和年轻干部的“八小时
之外”的监督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尚未实现全覆盖、无死角。五
是在制度执行上,还存在“纸上落实”的现象。近年来,公司层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制
度规范,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