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集团七月份全面预算分析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集团公司七月份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
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分析七月份的经营成果与不足,深入研
判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八月份及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进行安排部署。刚才,财务部、制造部和人力资源部分别作了
详尽的报告,数据翔实、分析到位,提出的措施也很有针对
性,希望各单位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看待成绩,清醒认识形势,在固本培元中坚定发展
信心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趋激烈的行业竞
争,集团上下坚决贯彻年初制定的战略部署,迎难而上、奋力
拼搏,在七月份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
从经营数据来看,发展的“基本盘”是稳固的。七月份,集
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8亿元,同比增长7.2%,完成月度预
算的103.5%;实现利润总额4.6亿元,同比增长9.5%,完成月
度预算的108.2%。这些数据的背后,是集团核心竞争力的体
现,尤其是在*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几个关键业务板块,市场
占有率稳中有升,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过15%,为后续发展
积蓄了重要动能。成绩的取得,凝结着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汗
水与智慧,特别是一线岗位的同志们,在高温酷暑中坚守岗
位、攻坚克难,展现了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强大的战斗力。在
此,我代表集团公司,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以“望远镜”和“显微镜”审视自
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发展基
础还不够牢固,前进道路上依然挑战重重。一是发展不平衡的
问题依然突出。从报表上看,部分子公司和业务单元尚未完成
月度预算指标,利润贡献能力较弱,拖累了集团整体的增长步
伐。个别单位甚至出现了经营性亏损,必须引起高度警惕。二
是盈利能力仍需提升。虽然收入和利润实现了双增长,但我们
的综合毛利率仅提升了0.5个百分点,低于行业标杆企业平均水
平。这说明我们的成本控制能力、产品附加值还有很大的提升
空间。三是外部环境的压力持续传导。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加
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下游部分行业需求复苏不及预
期,这些不确定性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供应链安
全和市场预期。因此,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
部,必须保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时时放心
不下”的责任感。既要为取得的成绩增强信心,又要对潜在的
风险保持敬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的决策部署上来,以
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再
上新台阶。
二、聚焦降本增效,深化精细管理,在提质增效中筑牢竞争
优势
降本增效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它不是
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向
管理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是穿越经济周期的不二法门。今
年以来,集团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例如,通过推行大宗原材料集中采购,仅*钢材、*化工原料两
项,上半年累计节约采购成本近8000万元;*分公司通过对生产
线进行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提升18%,单位产品能耗下
降12%,年化效益预计超过3000万元;通过全面盘活存量资
产,清理处置低效闲置资产,回笼资金1.2亿元。这些成果证
明,降本增效的空间是巨大的,潜力是无限的。但是,工作还
远未到可以松懈的时候。必须把降本增效作为一项系统性、长
期性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第一,要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成本观。成本
控制绝不仅仅是财务部门或者采购部门的事情,而是渗透在研
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每一个环节、每一
个岗位的共同责任。设计环节要树立“设计即成本”的理
念,从源头上优化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和工艺冗余。生产
环节要向精益生产要效益,杜绝跑冒滴漏,减少废品率,提升
设备综合效率(OEE)。营销环节要精准投入,提高营销费用的
转化率,不能再搞“大水漫灌”。要把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
实到每个部门、每个班组、甚至每个人头,形成“人人肩上有
指标,千斤重担众人挑”的局面。
第二,要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严控非生产性支出。要
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的“刀刃”上。各单位必须对非必要的
会议、论坛、庆典等活动进行严格审视,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和
形式主义。对于差旅费、招待费、办公费等管理费用,要设定
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