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暨
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
量倍增。”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党建的质量
直接关系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牢固、国家治理体系能否高效运
转。当前,*市发展已进入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推
进“百千万工程”、构建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提升基层治理
现代化水平,每一项战略任务都异常艰巨繁重。在这种背景
下,召开此次会议,既是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的盘点会,更是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的部署会。我们必须深刻认识
到,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
能和组织功能,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应对
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之策和长远之计。只有把基础
打得更牢、基层搞得更活、党员队伍建得更强,方能汇聚起无
坚不摧的强大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
证。下面,我围绕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讲
几点意见。
一、擎旗定向筑根基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新使命新要求,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
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方向和时代意义,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
提。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
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殷切嘱
托,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
署上来。回望过去一年,全市各级党组织以高度的政治自
觉,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基层党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
展新成效,整体呈现向上向好态势,党建引领发展、保障治理
的路径日益清晰。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需时刻保持清
醒头脑,勇于直视问题、精准剖析根源。正所谓“知不足而后
进”。只有深刻认识成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认清前进道路上
的现实挑战,才能进一步增强抓好基层党建的责任感与紧迫
感,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决心,推动全市基层党建
工作不断深化、提质增效。
(一)成绩斐然与问题隐忧并存。一是核心引领作用系统增
强。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
展”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特别是在
关系全局的“百千万工程”实施中展现强大引领力。坚持同谋
划、同部署、同考核的协同机制,确保党的建设与全市中心任
务步调一致。广大党员干部在攻坚一线勇挑重担,有效汇聚社
会资源,显著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与风貌品质,以实实在在的
建设成效彰显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组织体系筋骨持续
夯实。树牢“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着力提升基
层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在农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实现应
整尽整,村级组织标准化规范化运行水平得到提升。在城
市,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效能持续释
放,“双报到”机制常态化运行,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以
有效破解。“两企三新”领域组织覆盖广度与作用发挥深度同
步拓展,“党建入章”有序推进,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在经济
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日益凸显三是先锋队伍建设活力迸发。坚
持将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党员干部队伍作为关键支撑。聚焦提升
干部能力与实战本领,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干部能力提升行
动,大力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矛盾化解
等吃劲岗位锻炼。同时,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系统推进产业人
才、本土人才的培育引进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
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四是问题挑战亟需正视解决。
必须清醒地看到,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的需
求相比,我市基层党建仍存薄弱环节。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
定位尚欠精准,“两张皮”现象未能根除;少数基层党组织书
记主责主业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创新不
足,个别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显;啃下“百千万工程”中
农村污水治理、农房风貌管控等硬骨头仍需持续攻坚;基层减
负虽有进展,但形式主义新变种风险犹存。对此,必须坚持问
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逐项破解。
(二)深刻领会时代意义。一是巩固执政根基的根本要求。党
的执政根基在基层,血脉在人民。全市1800多个党组织、3.6万
名党员是党在*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
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将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锻
造成为宣传主张、执行决定、领导治理、动员群众、推动发展
的坚强战斗堡垒,让每一名党员细胞都充满活力,党的执政大
厦才能根基永固。这要求我们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永恒课
题和固本之举,久久为功,锲而不舍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
心引擎。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攻坚的紧要关口。无论是打
赢“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攻坚战,还是构建起以六大百
亿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任务之重、挑战之大
前所未有。越是攻坚时期,越要强化党建引领。历史和现实雄
辩证明,强有力的党的建设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必须坚定
不移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发
展动能和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党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行稳致远
三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支撑。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
梢,也是矛盾问题的集中交汇点。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核心在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
削弱”。必须确保党的领导在基层治理全过程全方位贯穿始
终,通过建强组织体系,有效整合资源力量,妥善化解矛盾纠
纷,精准提供公共服务,高效应对突发状况,切实把党的政治
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转化为基层治
理的持久效能,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
感。
(三)忠诚践行重要思想。一是强化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要始
终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
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其核心要
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
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
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
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
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
度一致二是贯彻组织路线不折不扣。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做
好组织工作的根本遵循。要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其
科学内涵,将其贯穿于基层党建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各方
面。特别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密党的组织体
系,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集聚爱国
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确保党的组织路线在*落地生根、开花
结果三是落实决策部署坚决有力。确保中央、省委及上级市委
关于基层党建的各项决策部署在*不折不扣落地见效是重大的政
治任务。各级党组织必须树立强烈的执行意识,做到令行禁
止。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上级精神转化为具体
的思路举措和生动实践,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实
际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四是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始终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把党的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深入推进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加强对权
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教育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营造积极健康、
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强基固本塑体系
打铁必须自身硬。贯彻落实好总书记“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
点,突出政治功能”的重要指示,关键在于织密建强党的组织
体系,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当前,立足我市发展阶段性
特征,我们要以“基层党建强基固本赋能工程”为总抓手,聚
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推动组织优势
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充分转化为发展活力,确保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贯通到底、执行有力。
(一)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一是抓实首要政治
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是强化理论武装的核心路
径。各级党委(党组)必须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
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议题,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确保
全面准确、入脑入心。要在深化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本
部门本单位实际,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措施,明
确责任分工与时限要求。建立健全学习情况报告、督查通报、
效果评估等机制,坚决杜绝“学归学、做归做”,保障党中央
的决策部署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抓深纪律刚性约束。
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必须紧紧抓住当前深入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契机,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章逐条
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高质量举办
专题读书班、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
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把握《条例》的主旨
要义和规定要求。要突出警示性、突出实用性,让党员干部真
正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
么,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自
觉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三是抓活阵地形式创新。提
升理论武装吸引力和实效性,必须拓展阵地、创新形式。一方
面,要建强用好线下阵地,充分发挥各级党校主阵地作用,优
化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
源内涵,精心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感染力强的精品课
程,打造红色教育经典路线。另一方面,要积极拥抱信息化浪
潮,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等线上
载体,综合运用微党课、知识竞赛、在线访谈等灵活多样的方
式开展学习。要坚持“党味”与“鲜味”相统一,提升理论学
习的亲和力和渗透力,真正使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
行。
(二)实施强基工程,织密组织体系。一是筑牢乡村战斗
堡垒。持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健全常态化排查整顿软弱
涣散村党组织的长效工作机制,做到动态管理、应纳尽纳、应
整尽整。深化村级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着力优化
村“两委”班子年龄、学历、来源结构,下大气力选优配强村
党组织书记。拓宽选人视野,加大从优秀致富能手、返乡创业
青年、退役军人等群体中发展党员和培养村级后备力量的力
度。持续强化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队伍管理激
励,确保他们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担当作为、善作善成。二
是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深化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做实
做强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完善“需求
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制度及动态管理、双向认领机
制,推动市、区两级更多政策、项目、资源、服务向社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