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代表在 XX 镇专题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 XX 书记,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能够作为评估代表,坐在这里,和大家一同就本次学习教
育的成效进行回顾与探讨,我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刚刚听
了班子成员的通报,也回顾了这几天镇、村两级座谈会的系列活
动,感触良多。借此机会,我想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观察,从一个
普通代表的角度,谈几点不成熟的个人感受与思考,希望能起到抛
砖引玉的作用。
一、对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总体评价
首先,我想对 XX 镇党委在本次学习教育中所展现出的决心、
诚意与务实作风,表达由衷的肯定。总体来看,这次学习教育并非
停留在文件上、口号里,而是真正做到了“三有”:
一是有广度,实现了从“上”到“下”的全方位覆盖。学习
教育最怕“上热中温下冷”。但这次,我看到了一个清晰的、层层
递进的推进路径。从 8 月 12 日我们参与的镇级座谈会,到 8 月 11
日包村领导深入到各村、社区召开的村级座谈会,形成了一个有
效的联动。这种镇、村(社区)两级分层同步走的方式,确保了学习
教育的精神能够直达基层末梢,真正延伸到了“最后一公里”。特
别是将学习教育与换届纪律、惠民政策等群众最关心的实际工作
相结合,让基层干部群众听得懂、能理解、愿参与,避免了“空对
空”的理论灌输,大大提升了学习教育的覆盖面和接受度。
二是有温度,展现了从“公”到“家”的真诚姿态。作风建
设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这次学习教育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真开门、开大门”的态度。会议强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诚
恳请群众评判工作”,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我看到,镇里的班子
成员、村社干部、驻村工作队,都行动了起来,开展了广泛的入户
走访。他们不是简单地把《学习教育评估表》发到手上就了事,
而是真正带着“惠民政策明白纸”,走进群众家里,坐在百姓炕头,
用最朴实的语言,面对面地讲解政策、介绍情况、倾听心声。这
种俯下身子、直面群众的姿态,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让政策的
宣讲和意见的征集充满了人情味,让群众感受到了治理的“温
度”。
三是有深度,体现了从“表”到“里”的求实导向。一场学
习教育的成败,关键看它是否触及了真问题,是否致力于求实效。
在座谈会上,发放评估表,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这本身就是一种求
真的姿态。而更重要的是,我观察到,整个过程始终围绕着“干部
作风转变、民生问题解决”这些核心议题。它不仅仅是评估学习
教育“学得怎么样”,更是在评估“学了之后做得怎么样”。这种
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工作导向,确保了
学习教育不停留于表面,而是深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层面,力求将
学习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推动工作往深里走、
往实里走、往群众心里走。
二、参与学习教育的几点个人感受
作为这次学习教育全过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的内心也经
历了一些变化,想和大家分享三点最真切的感受。
第一个感受,是心态上从“旁观”到“融入”的转变。说实
话,最初听到要开展学习教育评估时,心里不免有些惯性思维,会
想这会不会又是一次常规性的会议、流程性的活动。但是,当包
村领导真的来到我们村里,和村民代表们坐在一起,耐心解答大家
关于换届选举的各种疑问,不回避、不遮掩时;当镇里的干部敲开
我的家门,一边帮我解读医保报销的新政策,一边诚恳地询问我对
镇里工作的意见时,我的心态彻底变了。我感到自己不再是一个
被动听报告的“旁观者”,而是一个被尊重、被需要、被邀请参
与到家乡建设中来的“主人翁”。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是任何文件
和报告都无法替代的,它激发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第二个感受,是体验上从“隔阂”到“贴近”的融洽。过去,
我们普通群众和一些干部之间,似乎总有一层看不见的“隔阂”。
我们觉得他们高高在上,他们可能觉得我们不理解工作。但这次
学习教育,特别是入户走访这个环节,像一座桥梁,打破了这层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