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团“树立严实作风”专项检查问题整改
专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集团党支部决定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题非常明
确,也非常尖锐,就是针对近期“树立严实作风”专项检查
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深入、彻底的剖析,并对下
一步的整改工作进行总动员、总部署。这是一次刀刃向内、
自我革命的会议,是一次正视问题、揭示矛盾的会议,更是
一次压实责任、狠抓落实的会议。召开这样一次会议,目的
就是要推动全集团上下,从思想根源上、从工作实践中,彻
底摒弃虚浮之风、懒散之气、不实之词,以雷厉风行的姿态
和抓铁有痕的力度,把“严”和“实”的作风真正树立起来、
贯彻下去,为集团实现“提效率、创效益、争一流”的年度
目标,为服务 XX 区域高质量发展大局,提供最坚强、最可
靠的纪律保障和作风保障。下面,我结合集团的实际情况和
下一步的工作要求,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短板,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和现实紧迫性
首先,必须肯定,自集团组建以来,特别是进入 2025
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
争环境,集团全体干部职工顶住了压力,付出了努力,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 300 亿元,利
润总额约 25 亿元,基本盘保持了稳定。一批重点项目,如
XX 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XX 新区核心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
设,正在有序推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集团上下共同奋
斗的结果,凝聚着每一位员工的心血和汗水。但是,成绩
不能掩盖问题,发展更不能回避矛盾。越是关键时期,越要
保持清醒的头脑。此次“树立严实作风”专项检查,如同一
次全面的“政治体检”和“管理扫描”,为我们揭示出了一
系列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与区委
《关于树立“严”和“实”作风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
神相比,与区国资局党委的专项工作要求相比,与我们“提
效率、创效益、争一流”的奋斗目标相比,都存在着巨大的
差距。可以说,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阻碍集团高质量发展的
“绊脚石”和“拦路虎”。具体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
几个方面:
第一,在管党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上,“严”的基调树
得不够牢固。一些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
识不足,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纪律规
矩的“高压线”在少数人头脑中没有真正通上“高压电”,
存在麻痹思想。个别单位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
精神上,仍有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公车私用、违规接待
等问题禁而未绝。这种政治上的“宽松软”,是滋生一切工
作作风问题的总根源。
第二,在内部管理和制度机制建设上,“实”的导向扎
得不够深入。制度的笼子扎得不紧,执行的鞭子举得不高。
一些制度文件制定出来后,便束之高阁,成了挂在墙上、写
在纸上的“稻草人”。比如,我们的项目投前论证机制,在
流程上看似完备,但实际执行中,有的项目尽职调查流于形
式,对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的研判深度不够、穿
透力不强,导致个别项目投后管理压力巨大。再比如,我们
的决策议事规则,有时程序空转,会前酝酿不充分,会上讨
论不深入,导致决策效率低下。今年上半年,集团项目投资
决策的平均周期,比既定目标延长了近 15%,这就是最直接
的证据。
第三,在风险防控和合规经营上,“防”的堤坝筑得不
够坚实。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在部分业务领域依然突出。一
些同志重业务拓展、轻风险防控,认为只要能带来效益,风
险可以“放一放”。在供应链金融、基金投资等新业务领域,
对潜在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的识别和管控能
力还存在明显短板。审计国家监察委员会门发现的问题,屡
查屡犯,整改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从根本上堵塞漏洞、消
除隐患。据统计,2024 年以来,集团在建项目的平均成本超
支率达到了 8%,这背后反映的不仅是成本控制问题,更是
风险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失灵。
第四,在绩效管理和激励约束上,“效”的指挥棒用得
不够精准。考核体系的科学性、精准性有待提升,“干与不
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仍然在
一定范围内存在。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干部任用的关
联度不强,未能真正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员工
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人浮于事、
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一些后台部门表现得尤为明显,员工人均
产值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第五,在人才培养和干部队伍建设上,“为”的生态育
得不够优化。选人用人机制还不够完善,凭资历、凭关系、
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仍有市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缺乏系统
性规划和长远性布局,墩苗历练的渠道不畅通,导致人才梯
队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风险。更重要的是,担当作为的
氛围不够浓厚。少数干部满足于守摊子、当“太平官”,缺
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改革创新的锐气,面对复杂问题和历史
遗留问题,习惯于“绕道走”,奉行“少干少错、不干不错”
的消极哲学,责任心和事业心亟待加强。
同志们,以上这些问题,我讲得可能比较重,但都是客
观存在的事实。这些问题,看似是工作作风问题,但根子在
思想认识,本质是政治站位问题、党性原则问题、责任担当
问题。如果任由这些问题发展蔓延,小则影响一个项目、一
个部门的工作,大则侵蚀集团的健康肌体,动摇我们生存发
展的根基。因此,集团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
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迅
速统一到区国资局党委的部署要求上来,以最坚决的态度、
最果断的措施,打一场作风建设的攻坚战、持久战。
二、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严”和“实”的核心
要义与实践要求
作风问题非小事,“严”与“实”的要求,是我们党的
优良传统,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遵循,也是我们
国有企业必须坚守的生命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
深刻理解和践行“严”与“实”,是摆在每一位国企干部面
前的重大课题。
首先,要深刻把握“严”的核心内涵,做到真管真严、
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严”体现在政治上,核心是忠诚。
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集团的每
一项重大决策、每一个重要项目,都必须首先从政治上看,
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党委、
政府和国资监管部门的决策部署,决不允许出现“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情况。忠诚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体现在推
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上。“严”体现在
纪律上,核心是敬畏。“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