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调研报告:关于XX市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调研报告:关于 XX 市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 调查与思考 今年 3 月至 9 月份,因驻志丹县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常 态化督查,参与黄陵化工园区的认定,到 13 个县域工业集中区 区防汛排查,有机会对全市县域工业集中区直观了解和初步认识。 10 月份以来,通过收集资料,核实数据,分类梳理,汇总形成 了内容涵盖县域经济、工业集中区、化工园区三个层面的综合信 息分析对照列表,基此对我市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路径初探思考, 现将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0XX 年 XX 月 X 日,陕西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县 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陕政发[20XX] 58 号),20XX 年 我省将县域工业园区正式命名为县域工业集中区,其发展历程大 致可分为四个阶段:20XX 年至 20XX 年为起步发展阶段,20XX 年至 20XX 年为快速成长阶段,20XX 年至 20XX 年为优化整合 阶段,以 20XX 年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关 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标志,我省的县 域工业集中区起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XX 市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起步于 20XX 年 X 月,以原安塞 县被确定为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胡锦涛总书记的联系 点,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启动安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为标志。到 20XX 年 XX 市县域工业集中区进入快速增长期,全年实现工业 总产值 XX 亿元,同比增长 28.60%,完成工业增加值 XX 亿元, 同比增长 46%,见年《陕西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报告 (2014)》。 20XX 年 2 月 28 日,XX 市第四届六次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 过《XX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 确立了“三区九园”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经过 2018 年至 20XX 年省级推动的优化整合,形成目前“一县一区”的空间布局(不 含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 据陕西省工信厅县域工业集中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20X 年 末,在全省 116 个县域工业集中,XX 市 13 个工业集中区工业 总产值的排名位列第 11-111 名,405 户入驻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XX 亿元,税金及附加 XX 亿元,利润总额 XX 亿元。据 XX 市 统计局提供,20XX 年全市 339 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XX 亿元,实现税金及附加 XX 亿元,利润总额 XX 亿元。其中 工业集中区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XX 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 工业总产值的 37.33%。 纵观我市县域工业集中区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产业规模、 设施功能、管理机制、保障能力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县域 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但横向与省内外先进园比较其产业素质和配 套功能还有较大差距。全市县域工业集中区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各集中区间发展不够均衡,部分工业集中区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 段,与推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不相匹配。 (一)整体产业素质不高。我市多数县域工业集中区是在企 业的基础上规划设立,因项目的建设扩展形成,缺乏全市统筹布 局下的功能区划和产业定位。由于规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不够, 各县域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 土空间规划、全省工业各行业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度不够。对发 展循环经济,构筑产业链群,破环境,节能减排等缺乏统筹考虑, 造成园区国土空间布局零散,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技术创 新能力较低。 (二)配套功能建设滞后。在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中,社会融资和银行贷款占比较小,投融资渠道主要依靠政府投 入。市场化运营程度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园区供热、排水、 排污、固废垃圾处理、消防安全、交通物流仓储等配套基础设施 功能或不完善,依托企业和城市的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上的“一 区多园”和地块间的“集中不连片”导致各园设施水平不平衡。 (三)服务保障能力不足。我市园区管委会作为园区开发建 设管理的责任主体,属县市区政府派出的县级或科级事业单位, 主要完成上级下达的行政指令和任务,属于政府主导型。多数园 区管委会不设投资开发公司,已设立的发挥作用也不够。协调项 目落地、园区管理运营、投融资等职能发挥不足。由于体制机制 原因,多数管委会负责人的任职也属于过度性质,诸多因素均对 工业集中区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我市化工产业发展与化工园区认定现状 20XX 年《XX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确立的“三区九园”布局:一是延北绿色能源化工园区(子 长煤气化工园、延川煤盐油气化工园、延长煤气盐化工园),二 是延南绿色能源化工园区(富县煤电油气化工园、洛川石油化工 园、黄陵煤电化工园),三是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姚店工业园, 安塞工业园、甘泉工业园)。“十三五”时期能源化工行业成为了 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三区九园”与县域工业园区相结 合,实施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战 略,推动形成多点带动,多元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根据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 办法(试行)》实施细则规定,20XX 年 X 月和 20XX 年 X 月省政 府先后两批公示认定全省化工园区共 29 家。我市两批次申报获 批化工园区 11 家,全市 13 个县市区中,仅黄龙、甘泉两县未申 报和认定化工园区。 经过“十三五”以来的发展,到 20XX 年 XX 月份,全市列 入统计的规上化工企业共 21 户,其中纳入新认定化工园区的化 工企业共 7 户。在延北绿色能源化工片区的分布是:延长县有延 长石油集团油田气化工科技公司 1 户(非独立法人),子长市、 延川县均无;在延南绿色能源化工片区分布是:富县有延长石油 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液化空气(中国)有限公司 2 户,洛川县有 延长石油集团 XX 石油化工厂 1 户(非独立法人),黄陵县有黄 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 户。此外,志丹县有绿能油田气技术服 务有限公司 1 户,安塞区有延长石油油田气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1 户,吴起县、宜川县、宝塔区均无。纳入化工园区的危化品企业 共 10 户,分布为:延北绿色能源化工片区子长市有延长气田采 气五厂杨家园则净化厂 1 户,延川县有永坪炼油厂 1 户,延长县 有延长石油杨家湾天然气站、采气一厂甘谷驿净化厂 2 户;延南 片区的富县、洛川、黄陵三县均无。此外志丹县有新沃达天然气 公司 1 户、安塞区有延长石油安塞采气三厂沿河湾净化厂、天然 气液化站 2 户,宜川县有陕西新能源天然气有限公司、宜川县天 韵清洁新能源有限公司 2 户。20XX 年 11 个化工园区 16 户企业 实现营业收入 XX 亿元。 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