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更好的抓住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支持
延安发展的思考
紧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用好用足用活中省政策“工具箱”,
对推进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具
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
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有力支持
我市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现对中省近年来出台的涉及我市的重
大政策及落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更好抓住国家重大战略机
遇服务延安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
一、国家政策对地方发展的影响分析
国家政策对地区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为更好学习先进地区发
展经验,促进国家重大战略支持延安发展,本次调研选取了义乌
市、海南自贸港、苏州工业园区、三明市、遵义市等政策支持力
度大、发展好的地区,并逐个分析政策对地方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现,这些地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上有一些共同点。第一,始终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是成功的基本条件。按照《浙江省义乌市国
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
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在转变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上拥有了先行先
试权,义乌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聚焦兴商建市、贸工联动、
城市国际化和民生优先四大核心战略不变,GDP 从 20XX 年的
XX 亿元提高到 20XX 年的 XX 亿元,年均增长 10.5%。财政收
入、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了
11.7 倍、18.8 倍、8.4 倍、126.4 倍,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县市前
10。三明市历届市委、市政府立足“红色三明”“绿色三明”,加
速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医改、林改、沙县小吃
产业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第二,始终坚持与国家政策同步是成
功的关键。苏州工业园区于 19XX 年 2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
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点合作项目,在国家政策支持下,
开展头五年免除新增财政上缴、鼓励外商投资等国家级试点,已
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叠加国家级经开区、国家高新区、自贸试验区、
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创新功能平台的区域。遵义市在国家大力支持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条件下,20XX 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
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XX 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创建单位,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中西部地区的中心
城市。第三,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是成功的强大动力。义乌历届市
委、市政府都将改革创新作为义乌唯一的优势、最大的优势,不
断加以深化拓展,成为国家重要的改革试验田,创造了许多可复
制可推广的经验。海南在中央支持下,把封关运作作为“一号工
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支持下,以“零
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自由便利和一安全有序流动”为
主骨架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加快落地。总体来看,各地区
在不同发展阶段都会紧跟国家政策动向,制定出台各种切实可行
的政策性文件和行动方案,围绕阶段发展思路进行全方位政策布
局,并分步骤、分阶段加以落实。由此可见,一个地区的快速崛
起离不开中省宏观政策、区域政策、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二、涉延中省政策落实情况、经验总结及存在问题
本次调研重点选取近期中省出台的整体性支持政策,国家重
大政策涉延 4 条,陕西省重大政策涉延 6 条。分类梳理来看,中
省支持延安发展的政策主要有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开放政策。
(一)落实情况
我市中省政策落实情况总体良好,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按照修旧如旧的保护修缮原则,积极推
进延安革命旧址的修复保护工作,深入实施杨家岭革命旧址文物
维修保护工程项目,两处大型建筑与 150 多孔窑洞都得到了合理
有效的保护。积极争取中省资金投入生态修复项目,20XX 年以
来,先后争取中省补助资金 XX 万元,分别用于延长、延川、黄
陵三个县的四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
工程,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覆盖率、配电通信网覆盖率均达到
98%以上。持续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农村公路
总里程达 17035 公里,基本形成了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农村公
路网络,全市 1784 个建制村 100%通硬化路、通客车,“四好农
村路”服务乡村振兴先行引领作用正在凸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区加快建设。20XX 年,我市认真贯彻落
实中省决策部署,聚焦环境保护,突出生态治理,统筹推进黄河
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和系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
面积 890 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 120 万亩。生态环境部将延安市
列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驻点科技帮扶试点。
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加速。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申报成功,延安南泥湾机场航空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 型)项
目一期和“延西欧”班列加速建设,高新区协同创新区建设形成
政策协同和产业协同,取得一定成效。延安无锡对口合作进一步
深化,“延锡合作”样板加速打造。延安市政府、榆林市政府、
延长石油集团共同签订了《延安—榆林—延长高水平共建“安靖
飞地园区”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产业发展稳步推进。苹果产业纵深推进,部省共同支持延安
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组建延安苹果研究院,20XX
年苹果产量 464.4 万吨、稳居全省第一。新能源产业加快布局,
编制《延安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充电站建设加
快推进。物流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延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于
20XX 年 10 月获批,成为全国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节点,
20XX 年 9 月,延安正式获批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为
陕西第二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红色旅游产业稳中有增,壶
口瀑布成功创建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全市 5A 级景区达到 3
家,20XX 年旅游总人次达到 560.34 万人,旅游总收入达到 XX
亿元。
(二)经验总结
总体来看,我市政策落实情况良好,主要有以下经验。一
是站位高。市委、市政府紧抓中央和省上政策机遇,积极融入
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化与江苏全方位合作,探
索共建飞地园区。紧抓新一轮革命老区振兴政策机遇,全力提升
“圣地延安”红色文化品牌价值。充分发挥市级争取中央、对接
省上、统筹市级、协调县区作用,将区域协调发展作为谋划延安
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二是施策准。研究制定精准化、精细化
政策措施,将资金、人才、项目、土地等各类资源按照规划确定
的方向进行集约、高效配置。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科学规划,分
步实施,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运行顺畅。三是机制活。坚持战略
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及时建立政策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