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节
前集体廉政谈话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中秋、国庆“双节”节前集体廉政谈话
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
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纪委监委关于节
日期间正风肃纪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敲响廉洁警钟、拧紧纪律
发条,确保全体干部职工过一个风清气正、平安祥和的节日。
下面,我结合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和工作实际,讲四点意
见,与大家共勉。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节日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秋、国庆是万家团圆、举国欢庆的重要节日,也是“四
风”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节点。从近年来各级纪委监委通报的
典型案例看,节日期间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公车私
用等问题仍时有发生,“节日腐败”已成为作风问题的“高发
区”。对此,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加强节日廉政建设
的重要性。
第一,这是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
护”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问题关系人
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节日期间的作风表现,直接检
验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党性修养和纪律意识。我们必须把落
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检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以严的
基调强化正风肃纪,确保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决策部署在本
系统落地见效。
第二,这是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必
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
进作风建设,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节日作为
作风建设的“试考场”,容不得半点松懈。我们必须抓住关键
节点,以“小切口”推动“大转变”,坚决防止“四风”问题
反弹回潮,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三,这是维护单位形象、凝聚干事合力的现实需要。 干
部职工的作风形象,直接关系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节日期间,群众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节日
里的歪风”关注度更高、敏感度更强。我们必须以“严”的标
准、“实”的作风树牢良好形象,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
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就在身边。
二、坚持问题导向,清醒把握当前廉政风险的严峻形势
从上级巡视巡察、日常监督检查和近年来本系统查处的问题
看,节日期间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廉政风险,需要我们高度
警惕、引以为戒。
一是“旧病复发”的风险。 个别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认识不深、执行不严,存在“小节无害”的侥幸心理。比
如,借节日之机搞“人情往来”,违规收送高档烟酒、购物
卡、电子红包;以“单位慰问”为名,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
利;借“朋友聚会”之名,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这些问
题看似“小打小闹”,实则触碰纪律红线。
二是“隐形变异”的风险。 随着监督执纪越来越严,“四
风”问题逐渐从“明面”转向“暗线”,手段更隐蔽、方式更
多样。比如,通过快递物流“隔空送礼”、利用电子支付平
台“曲线收礼”、借调研考察之名“绕道旅游”、虚列开支报
销违规费用等。这些“变异”问题更具迷惑性,需要我们提高
警惕、精准识别。
三是“责任空转”的风险。 少数领导干部对“一岗双
责”认识不到位,重业务轻廉政,对分管领域干部职工的教育
管理“宽松软”。比如,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闻不问,甚
至“护短遮丑”;对上级部署的节日廉政提醒敷衍了事,仅以
会议传达代替具体落实;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流
于形式,未